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9(1 / 2)

加入书签

>  沈嫣身上披着大红织金绣梅萼纹的斗篷,身上的夹袄厚实温软,袖中还揣了手炉,暖烘烘的,即便在这雪地走过,倒也不会觉得太冷。

  只是她露在外面的小巧鼻尖,还是不免被风吹得微红。

  两旁引路的宫女替沈嫣打着伞,走在前头的一个女官转头对沈嫣道:“天气这样冷,本不应当召姑娘入宫里来,不过太后实在想见您,这才让人请了您来。”

  沈嫣微微一笑:“碧钗姑姑,您何必跟我这样客气。”

  她自幼就随母亲一起,不时进宫在太后跟前说话,和碧钗熟稔得很。其实她方才本想问碧钗一句,今日太后叫她入宫到底是何意,但想了想碧钗也未必会说实话,索性干脆就不问了。

  一年前,父亲辞官而去,偕母亲南下远游,只她和弟弟两人被留在了京中。

  同年秋天,三舅舅就去找他们一起游历了。

  虽然京中还有明珠姐姐和表哥,还有外祖母一家在,但没了至亲的父母在身边,她和弟弟偶尔还是会有几分落寞。弟弟还好,他近来忙着考今年的科举,整日闭门读书,只有偶尔才出来几回。她在家中有管事娘子帮忙打理庶务,自己无所事事,心中难免有几分埋怨爹娘竟然把他们抛下。

  正想着,慈宁宫已近在眼前了。

  十六年前,先帝骤然离世,太后扶持年幼的太子登基,之后却并不垂帘听诊,而选择退居后宫。前朝一应政务,全权交由大臣处理。

  起初,朝野上下不是没有非议的。

  虽然对外头黎民黔首说是病死,但京中世家权贵又有哪个不知道实情的,那不过是为皇家留了脸面的说辞。先帝正值壮年,突然就暴毙在温贵妃身上,怎么说都不是光彩的事。

  但人人心照不宣的实情,就真的是实情吗。

  谁也说不准。

  头几年不是没有人怀疑过先帝的死因,只是怀疑也没用。

  小太后虽然自称不干预朝政,但皇帝毕竟还这样小,以后的事情谁敢保证。若是小太后言而有信,那全权交由沈端砚,就不怕日后养虎为患,祸乱朝野。

  然而这些议论,最终还是岁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太后言而有信,赢得了朝野上下的赞誉;父亲急流勇退,保全了两朝首辅、君臣相知的情谊。

  沈嫣从容地跟在碧钗的身后,走入殿中。

  殿内地上铺着紫锦地衣,九层博山炉徐徐喷吐着沉水香的气息,暖香怡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