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0(2 / 2)

加入书签

  她在水中抓住了一只大木盆,想把他放进木盆里。

  可她没能拉住,木盆带着她的孩子就此漂走了。

  而后来到那里赈灾的官兵们不肯放粮,惹得和她一样的灾民们哗变,随后上面派兵镇压,死伤无数,可封家娘子逃了出来,和人一起讨饭来了京城。

  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那场洪水里丧生了,她也浑浑噩噩没有别的想法,只想上京城来敲响登闻鼓,至少能救一救闽地数十万水深火热的百姓。

  可等她千里迢迢来到了京城,她却听说已经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向陛下告知了灾情,朝廷派了钦差去赈灾。知道百姓们有救了,封家娘子继续浑浑噩噩地在京城里想办法找口饭吃,就到了一家酒楼帮工。

  后来,又查出了贪污赈灾粮款,官员上下沆瀣一气,让她对大周的官员们彻底失望。

  再后来,她入了狱又被沈端砚救了出来,进了沈府的小厨房。

  起起伏伏十几年,从前的亲人大多都忘了,只有那个在木盆里被冲走的孩子她做梦都忘不了,一想起来就是钻心蚀骨的痛。她的孩子死了,可昔日那群中饱私囊的官员们还在活着,原本倒了的永宁侯府,这两年又要卷土重来,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她接触刚才那伙人,可比沈端砚让她接触霜叶还要早。

  只是封家娘子知道那群人都是一伙亡命之徒,一直和他们有意无意地保持距离,暗中观察他们的举动,结果让她大失所望。这群人只会滥杀无辜,引发混乱,今天在这里杀人,明天在那里杀人,却始终杀不到那些脑满肠肥的贪官污吏身上,更是不可能把那些恶人除个干干净净。若非封家娘子实在找不到别的人来坐这些事,她才不想为这群人做事。

  还有,若非被年清沅第一时间发现了她和霜叶的关系,她也不至于这么快落到如今的境地。

  想到这里,封家娘子从怀中掏出一包药粉。

  这是刚才那伙人交给她的,里面的药粉据说混合了一种毒花提炼出来的粉末,下在人平日吃的饭菜里,日久之后就会让人上瘾,毒发之时即便是傲骨铮铮的铁汉都会跪地求饶,最适合用来控制人不过了,更不用说那年氏女只不过是个弱女子。

  只要能用药控制住了年清沅,再控制了沈檀书,就等于在沈端砚身边插了两枚钉子。

  至于直接给沈端砚本人下毒,封家娘子没有想过。

  且不说他曾经与封家娘子有恩,但就他本人而言,封家娘子实在不愿意招惹。他虽未及而立之年,但却能坐稳首辅这个位置至今,让人不得不心生忌惮。<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