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2 / 2)

加入书签

  “……依我来看,理想的人选应当是哪家的嫡幼子,家世清贵、品性不差,又受家中宠爱。最好是上头的老夫人也性格和善,家中兄弟姊妹关系和睦……”年清沅说着说着脸上的神色不知不觉地变了,表情有点诡异地看着沈檀书。

  沈檀书有点不自在道:“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檀书,”年清沅静静地看了她一会,突然神色郑重地唤道,只有眼神里流露出几分促狭的笑意,“我有一位兄长,年方弱冠,性情洒脱,正是家中幼子,不知你……”

  沈檀书终于忍无可忍地一拍桌子,震得桌子上的茶水哐当为之一振:

  “年清沅——!”

  虽说这番调笑惹得沈檀书有些恼羞成怒,但在回去的路上,年清沅越琢磨越有几分来劲,觉得此事颇有可为之处。

  檀书性情淳真,沈端砚不可能把她嫁给心思莫测之辈。但京都余下的这些膏粱子弟她再清楚不过,个个是锦绣的皮囊、败絮的内里,若只是走马斗鸡便也就罢了,个个还最爱自诩风流倜傥,干那些寻花问柳、左拥右抱的下作事情。但年三哥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也是个纨绔,但却不好色,除了玩心重不堪大用之外,也没什么大的毛病,更何况他还有张不错的皮相。

  不过即便她有心,倒也要看看双方是否能情愿,若是她一力撮合出一对怨偶来,反倒坏了情分。年景珩那边倒还在其次,他毕竟是男子,若是耽搁了檀书,才是真正对不起人家,这事还是要等她回去好好考虑一番。

  另一头,沈檀书倒是被年清沅这一番混账话勾出了另一番心思。

  她早些时候受年清沅点拨,若是不想被催婚,不妨对兄长来一番釜底抽薪。如今被年清沅屡次调笑,不由得想到了同样的办法。

  清沅性格温和大方,容貌清丽,见识颇有不凡之处,如今又是年家嫡女,与兄长十分相配,若是能就此成就一段姻缘,倒是一件好事。

  只是……

  沈檀书叹了一口气,她想的哪怕再好,也要两人能情投意合才是。

  就她兄长如今那副样子,脾气又不好,整个人成天阴沉着张脸,活像别人欠了他一千吊钱。莫说清沅,哪家的姑娘受得了这么个整日一心扑在公务上的人。

  也罢也罢,还是回头再说吧。

  ……

  西北那场突如其来的大捷让年清沅嗅到一丝反常的意味来,在马车上和檀书交谈的那些,因为两人都有所忌讳,只能含混而过,但她心里却是一阵翻江倒海。

  先帝即位时虽有雷霆手段,但奈何早早驾崩,还未来得及与西北那位曾经的八殿下图穷匕见。如今少帝年幼,朝中明暗两派的势力正是微妙之时,西北那边有了动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

  隆庆帝时,大周便与突厥休战数十年,一直相安无事。不想到隆庆帝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