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 / 2)

加入书签

为女子,这件事情她是躲不过去的。

  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她要离开沈家,被冠以别人的姓氏。

  但在这件事上,沈檀书心里,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兄长他这两年一飞冲天,以不到三十之龄坐上了首辅的位置,外人只道是他运气好,有一个好老师,又碰上了先帝病重托孤,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这开国以来独一份的官运。沈檀书却在这滔天的运气中看出了其中的凶险。

  虽然她不太懂朝中的事情,但好歹也算博览群书,史书更是没少看过,多少知道些朝堂上的倾轧。所以即便沈端砚从来不说,她也能猜到,这两年他在朝堂上如履薄冰的处境。

  有些时候,沈檀书看着书里古往今来那些命运大起大落的名臣们,都不免会为他担心。年少的皇帝早晚会成长为冷血无情的帝王,蛰伏的权贵们在蠢蠢欲动,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他所坐的那个位置虎视眈眈……

  沈端砚早年的性格孤傲冷漠,即便有再大的难处都不肯和人说,当了首辅之后更是心思难测。沈檀书不知道他心中是如何想的,但是在她心里,她宁愿他还是当日翰林院那个小编修。

  只有一回,沈端砚过年喝了点酒,有点微醺,和沈檀书说过这么一句:“昔日我只想早早身登高位,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这一切都没了意义……”

  话中的怅惘之意,让沈檀书心惊。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沈端砚露出那样脆弱的神情。

  沈檀书不知道他心里藏了多少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帮他。毕竟庙堂之上的那些纷争,对于她来说太过遥远。

  然而,但凡有一丝可能,她都想在未来可能会到来的惊涛骇浪中,护得自己唯一的亲人一生周全。

  她是一介闺中女子,考不得科举,带不得兵马,既没有什么过人的才智,更没有倾国的相貌。算来想去,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自己这桩婚事。

  但具体如何筹谋,沈檀书心中也没有个定数。

  她需要人来商量,来帮她拿主意。

  然而,即便是她的手帕交们,她也未必能全然交心。

  沈檀书想,倘若,倘若当初永宁侯府没有出事,倘若那位人极好的温七姑娘没有病故,倘若当初她和温七姑娘结成了好朋友,有些事或许会不会不一样?

  但是,世上的事没有如果。

  沈檀书渐渐回过神来,放柔了声音道:“回去跟我兄长说,我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