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7(1 / 2)

加入书签

毛麟角。

妈妈毕业后在家干了几年农活,没过几年就有媒人上门说媒了。外公外婆只有这一个女儿,舍不得女儿才16岁就出嫁,于是委托早些年进城打工的亲戚,把妈妈带进城里打工去了。

妈妈说,她做过很多工作,洗菜,洗盘子,服务员……来来去去都是在餐馆打工。

也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小姑娘,除了餐馆找不到更好的去处了。

那天,爸爸和他的工友们一起来餐馆吃饭,妈妈是负责为他们这桌端菜的。无意中对视了一眼,他们便情愫暗生。

后来爸爸经常来妈妈打工的小餐馆吃饭。他本身只是一个干体力活的农民工,挣钱不多,所以爸爸每次只点最便宜的吃。

每次来,爸爸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和妈妈搭话,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后来知道两家家里相隔不远,觉得有缘,也就恋爱了。

谈婚论嫁的时候,外公外婆不同意这门婚事。

原因是爸爸家很穷,而且爸爸还有一个哥哥,爷爷奶奶偏心大伯,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大伯结婚,轮到爸爸结婚就什么都拿不出来了,这一点让外公外婆更加不满。

外公外婆不同意爸妈的婚事,妈妈就拿着户口本和爸爸私奔了。

妈妈知道外公外婆的顾虑,但妈妈坚信自己没看错人,她坚信这个踏实肯干的男人一定是她最好的归宿。

离开之前,她在心里告诉自己,等他们在外打拼出房子,在城市里落地生根就回来请求父母的谅解,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

(如果不是陈沫的重生改变了命运的轨迹,他们还会流转两个城市,最终远走他乡,搬去云南生活,直到陈沫15岁那年,他们才回外公外婆家,解开心结。)

其实在这十年里,爸爸妈妈回爷爷奶奶家过年了两次,每次回去都会经过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庄,但夫妻俩没拉下脸进去看看过,只是拜托同村的好友带些东西送回去,但无一例外都被退回来了,这使得夫妻俩更抹不开面子回去了。

夫妻俩买下的第一套房子是张奶奶儿女卖给他们的,当时是96年过完年之后。有了这套房子,夫妻俩终于有点底气了,她们原本打算97年就回外公外婆家过年的,但修建青衿之城的计划使得这个打算泡汤了,只能再等一年。

现在是98年了,今年过年早,1月28号就是新年,青衿之城会在1月中旬关门歇业,正好在过年前回去向外公外婆献殷勤,取得他们的谅解,过一个团圆的新年。

为此,爸爸妈妈提前1个月拜托木姨给家里的老人一人做了一套新衣,还收集了不少讨老人家欢心的东西,就是为了一个星期后回老家做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