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响不大。

再加上,这条小吃街就这么点地方,大家都是出来做生意的,闹僵了也不好,便放宽了心,忽略了这件事。

暑假到了,学生们回家的回家、打工的打工,留在学校的学生少之又少,出来买小吃的就更少了,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夫妻俩同其他小贩一样,选择歇业了。

夫妻俩合计了一下这学期赚到的钱,除去成本和日常开销,他们的存折、银行卡以及家里的现金,总共有2万块左右,这是他们第一次存款上万,这使得他们内心格外的欣喜。

兴奋之余,他们又开始忧虑。

陈沫知道他们在忧虑什么。

他们手里的这2万块钱足够在温江县买上一套小房子了,但买了房子,他们就没钱了,还得辛劳半年才能实施去广东进货的计划。另一方面,他们还担心用这钱进的货卖得不好,血本无归。

第十四章去广州

为了让父母按计划行事,陈沫在晚饭时间再次充当了推动者的角色。

她仰着脸,一脸天真的问,“爸爸妈妈,未来我们自己的家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像电视里一样,洁白的墙壁、光滑的瓷砖、敞亮的屋子,还有很大的阳台,可以种好多花草的那种。”

“当然!谁不想住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呢,总有一天我们也能住上的!”

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原本是夏玲不敢奢望的梦想,但想到这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将近两万的存款,她忽然觉得,曾经的奢望似乎也不难达到。于是,她仅仅思索了两秒,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买上大房子呢?”陈沫继续一脸天真的问。

“这……”夏玲不自觉的看向陈建党。

如果用这笔钱买了小房子,那三居室的大房子至少还得等一两年才能买上;如果按照计划行事,预计的收益能让他们在年前就买上。但前提是计划顺利……

选择艰难的情绪让陈建党眉头一皱,他沉声说道,“小孩子想那么多干什么,好好吃饭!”

陈沫并不打算放过他们,放任他们继续纠结,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选择风险低的甚至是没有风险的那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