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 2)
想法是好,但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首先,做饮食最重要的就是手艺,这一点是陈沫父母没有的。陈沫父母的厨艺都很一般,做些家常菜还行,但能拿出来摆摊的特色还真没有。
其次,陈沫的爸爸——陈建党的性格说好听点是沉稳,说难听点就是瞻前顾后、缺少胆量,他就是想得太多,所以往往想着、想着就放弃了。
到底应该怎样说服父母呢?又应该卖些什么小吃呢?手艺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陈沫努力回想当初上学时,外面小吃街上卖的东西。烧烤、炸鸡、煎饼、炒饭、馅饼、包子、烤鸭、羊肉串……
想着想着,陈沫咽了咽口水,她想吃了……
第五章老人与少年
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没几个人关注到夏玲守着的小摊,生意惨淡,夏玲满面愁容。
陈沫安安静静的蹲在边上,看着夏玲发呆,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对妈妈谎称是去爸爸那里玩,偷偷溜走了。
陈建党和夏玲每天都是这样,一人在集市这头,一人在集市那头,守着两个摊子, 争取不放过一个客人,虽然生意一直都不怎么好,但好歹比在饭馆打工、工地搬砖赚得轻松点。
通常情况下,他们每天早上都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拖家带口的骑着三轮车从家里出发,直到天快黑了、人烟稀少的时候才收拾东西回家。
整个白天,他们任由两个小孩在集市里窜来窜去。这个时候人贩子还不猖獗,小孩几乎都是这么放养的。
于是,这给了陈沫出去调查的机会。
她每天早上9点左右出去,午饭时间回来吃饭,然后又出去,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来。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直到调查结束,他们都没发觉陈沫这胆大包天的行为。
其实一开始,陈沫心里也挺害怕的,怕人贩子,怕遇到坏人,再加上她本来就内向的性格。
但她没办法,她只能硬着头皮,向那些上了年纪的、看着慈眉善目的老人打探情况,问他们成都有哪些学校、分别在哪些地方等等。
经过多天的打听、信息分析,最后她看中了温江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