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4(2 / 2)

加入书签

  什么《绝密消息,京城重点中学的课堂科普动画流出》这种特别能煽动家长买买买心情的标题就出现了,米哈他们的工作人员也带着成片主动去中小学谈合作,最后想了不少办法,基本上是半卖半送的把成片送到了学校当科普小动画。

  此时,也是和一些学习平板谈合作,推出高档礼盒的宝贵机会,反正先把这部动画片的‘高端、小众’定位确定下来,没少借鉴一些奢侈品营销的案例,当初联系一些合作方的时候,要不然米哈这边开的价格比较高,对方肯定以为这是在开玩笑。

  动画片变成定制高档礼盒?谁在开玩笑?

  结果,礼盒的效果还真的很不错,尤其是一些比较发愁送礼物的,只要知道对方家里有孩子,拎一个这个过去彼此都很满意,在这部动画片真正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礼盒其实已经卖的很不错了,还成为合作的学习平板当季的主打推荐。

  最开始,家长们怀揣着一种‘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越是销售渠道有限就越是想着办法去买,算是给米哈他们送来了第一桶金,接下来,礼盒的售卖算是引领了新的礼物风潮,而且还不能降价,一降很多客人就不乐意了,他们就是冲着这个价来的。

  在这些的铺垫之后,动画片才算是走向了公众,和越来越多的学校谈合作,然后开始在网络上付费购买,前面那些的噱头都更集中在礼物的价格、宣传的口号上面了,后面的这些播出版才是真正让大家看到了内容。

  所以,有这样一个顺序摆在这里,总给一些家长一种‘付费的果然就是好的’、‘不愧是好学校私用的科普片比电视上播的专业好多’、‘看看人家这个科普片拍的严谨又认真’的感觉,而相应的也没有什么‘什么糟糕动画片居然还讲手术要开刀’、‘讲什么环卫工人啊,不就是个扫大街的吗’这种乱七八糟的反应。

  反正和传统的电视播发手段相比,折腾一大圈定了不同的消费价格,要看就要先拿出钱钱的前提,倒是让米哈他们现在还没有收到什么蛮不讲理的举报。

  还因为中小学生团购有优惠,让很多成年人以蹭自家孩子,自家亲戚的孩子,小区里别人家孩子的小学生校卡为荣,打卡式占便宜,很多网友还调侃,最近经常接到电话问,身边有小学生吗?连打游戏的时候都会说,是小学生没有关系,把校卡借一下看个动画片就行!

  有关注才会有讨论,有讨论才会有思考,不是没有网友指责《行行小状元》的营销方式太过不择手段,居然染指中小学校这种神圣领域,玷污莘莘学子,感觉每一个孩子都是喝着花露晒着阳光,不接地气才可以好好成长一般,但大部分人都不是的,很多人还主动圈了官博,聊了一下这部动画片的观后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