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 2)
齐荀训人的本事,安娴见识过,福寿宫醉酒之后,安娴都快被他数落到不想活了,今儿坐在外面,又见识了一回,只不过这回对象不是自己,就能放松了心态,揣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听墙根。
里面的声音太过于杂乱,一番争论下来,不外乎就是关于年后春季的那场仗打底该打还是不该打。
反对出征的理由大致是,年前陈国与吴国的两场仗,刚结束不到两月,如今不仅仅是粮草,还有将士的状态,都未恢复过来,来年春季就出征,太过于仓促,而陈吴两国刚被齐国吞并,归顺之意还有待考证,此去西北,两国是必经的落脚点,倘若两国再生了异心,那就是一场持久性的硬仗。
安娴觉得也挺有道理的,就拿便宜爹爹陈国皇帝来说,说不定如今已经有了二心。
“百年前,先祖为保基业退避汤州,身边臣子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人,却能只手翻天,建立了第一个十万大军,十五年前,齐国城池被割,陷入六国混战,天下百姓深陷苦战水深火热之时,又是谁大呼要天下统一,逼迫父皇亲自率军应战!如今我齐国国富民强,尔等过了几天的好日子,莫非就忘了昔日的苦楚?”
“比苦楚,尔等能比得过死去之人?”
齐荀话音一落,堂内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那场混战之中,贵妃娘娘牺牲了,而当初要皇帝亲征呼声最高的人,却还活着。
安娴实属无聊,里面的话他听的仔细,突然又觉得齐荀说的话很有道理了。
齐荀的话,大致也就是,遇刚则怂,遇怂则刚的道理,能欺负对方的时候不下手,莫非还要等到对方壮大了之后再找上门来?
到时候的损失,谁又能估算。
有时候或许小心眼的人,真的就能成大事,齐荀除了心眼好,记性也好,曾经吃过了亏,受过的欺负,一直铭记在心,逮着机会就报复,一个都没落下。
如此一想,安娴内心又有些恐慌,也不知道对于自己做的那些事,齐荀到底报复完了没有。
等到里面议论完,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众臣散去,齐荀最后才从里面出来,安娴因着又怕遭暗算,起身背靠着朱红圆柱,站的规规矩矩,额前那一缕发丝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拨开,美人痣的痘痘暴露在外,特别显眼。
大年三十新年初一一过,齐荀就已经恢复政务,今日一身正装,配上一张威严的面孔,无形之中又有了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
但唯一败就败在下颚的一颗红点上。
今早太医就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