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1 / 1)

加入书签

容易受到虫蛀。 尽管上次搭建鸭棚的时候家里剩余了不少木料,足够搭建一个可以养两三千鸭子的鸭棚,但李玉龙这次准备干场大的,这些木料远远不够。好在上次不光是李玉龙家搭建鸭棚有多余的木料,其他人搭建鸭棚的时候也剩余了不少木料,而且在山里别的不多,就是树多,木料多,无论哪家都多多少少有些存货,李九顺出面,家家户户都借来了木料。等这段时间过了,再到山上砍一些还回去就行。 有了木料,不光要运到鸭棚去,还得请人把鸭棚架子搭建起来。 “这个好办,我去把本家的那些兄弟都叫来!”李九顺随意的说道。 在乡下比较讲究“本家”,“本家”一般是指同一个老祖宗传下的一脉人,“本家”团结在乡下就不会受人欺负,所以一般“本家”里谁家有什么事,只需要吆喝一声,其他人基本上都会来帮忙。但李玉龙却不想用这种人情,在他看来,人情关系是越用就越淡薄,尤其是当用别人的人情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时,往往会给对方心中留下隔阂,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 若是家里盖房子、办喜事,李玉龙绝对不会阻拦李九顺叫“本家”的人来帮忙,但盖鸭棚养鸭是为了给自己赚钱,如果把大伙叫来干活却不给点报酬,对方表面当然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觉得李玉龙家小气、奸猾…… “爸,你去叫“本家”的叔叔伯伯可以,但也要跟人家说明情况,最好是讲下工钱。咱们盖鸭棚养鸭是赚钱的事,也不能让别人吃亏。顺带要是村里还有谁愿意来帮忙的,也都一起叫过来,工钱一样,我现在毕竟是村长,要一视同仁!”李玉龙说道。 “好嘞!”李九顺想了想,觉得儿子说得不错,点头答应。 过了十几分钟,李九顺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四五十个人,其中大部分年纪都比李九顺相差不大,是“本家”的兄弟,还有十多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他们的子女都去外面打工了,平时除了种田也没啥赚钱的路子,听说李九顺招人干活,也不管钱多钱少,全都跟来了。 没等他说话,不远处又出现一路人,罗珍英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十多个妇女。 “乖仔,她们听说咱们要找人干活,就都跟着来了,你看看……”罗珍英还未说完,她身后一个身材高大的女人就开口了。 “玉龙仔,听说你要扩大鸭棚,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工钱什么的就算了!”江家婆大大咧咧的说道。她这话倒是真心实意,在她看来,如果不是李玉龙帮助她养鸭,她在家务农可赚不到几个钱,根本凑不齐儿子今年的学费,现在鸭蛋行情好,赚的钱不但够给儿子交学费,还有富余,可以给儿子买几身好衣裳,不用再担心儿子穿破衣服在学校会被人看不起了,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李玉龙带来的,她来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只是知恩图报而已。 但是她这话没经过头脑,说的大大咧咧,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她身后其他十来个妇女顿时神情都有些尴尬,欲言又止,暗道,你得了玉龙家的恩情不要工钱当然可以,但我们可是听说有钱赚才来的。 在乡下务农,尤其是在山里,妇女赚钱的路子比男人更少,本来她们是听说有工钱拿才跟着过来的,想赚点小钱留着平时打打麻将,要是没工钱,谁愿意平白无故的帮人干活? 李玉龙看出气氛的尴尬,笑道:“江婶,瞧你这话说的,你们能来帮我做事就是给我的面子,哪还能差了你们的工钱?女人八十块钱一天,男人一百块钱一天,就这么定了。” “还是玉龙仔厚道,我在镇上帮人干活都是七十块钱一天,女人更少,五十块钱一天!”包公笑说道。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乖仔,工钱是不是给的有点多了?而且这么多人,一天就要花不少钱呢!”罗珍英悄悄扯了扯儿子的衣袖,有些心疼的说道。 “妈,人多力量大嘛。再说都是自己村的,咱给的钱太少也不像话,而且他们拿着高工钱自然肯下苦力帮忙。”李玉龙倒不怕人多,新建的鸭棚很大,除了裁切木料外,光是把地方清理出来也需要不少人。 罗珍英点了点头,要想马儿跑,草要吃得好,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相比起以前村里人在镇上帮人干活出工不出力,在看到眼前大家都十分卖力干活的场景,她顿时觉得这点钱花的非常值。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罗珍英本来准备叫大家一起到家里吃饭,但却被大伙拒绝了。 “罗姐,大家都在村里,还得回家给孩子做饭呢,哪用得着你管饭啊”江家婆笑道。 罗珍英笑了笑,在镇上干活的时候,对方是要管饭的,她却差点忘记这是自己村里,大家当然会回自己家吃饭,这样也好,省到一顿饭钱,这样比较一下,工钱其实也就不算高了。

  ☆、第二十章 收购病鸡(求收藏)

  李玉龙原本以为张波那边至少要两三天才能有消息,哪知道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张波的电话,在电话里,张波告诉他,已经联系到了两家小型养殖场,只不过两家都是养殖野鸡,这两家养殖场短短三天就损失大半野鸡,听说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下病鸡,立马就答应了。 两家养殖场都在河湖乡,养殖场的老板和张国良是朋友,养殖场离张家养殖场也不远,就隔着几个山头。 这次李玉龙懒得去城里转车,在镇上的银行取了三万块钱后,直接包了一辆黑面包,花了一百块钱来到了河湖。 到了河湖乡,张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