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6(1 / 2)

加入书签

  *

  登上叙利亚的领土后,爱丽丝入乡随俗,买了那种从头裹到脚的长罩袍,包着头巾。叙利亚现在也是奥斯曼帝国领土,已经伊-斯-兰-化。首都大马士革因为一直有人居住,古罗马时代的建筑物都保存的相对完好,适合旅游。

  大马士革城里的宗教氛围极为浓厚,清真寺随处可见,这让基督教徒们都很不适,他们前后在大马士革待了不到2周,就匆匆离开,前往耶路撒冷。

  圣城耶路撒冷也处在庞大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但因为是三大宗教的圣地,每年总有很多外国人来朝圣,氛围就要好得多,他们在耶路撒冷待了两个月,去了大卫城、锡安山(Mount Zion)各各他、圣殿遗址等等地方,几乎把所有圣经上有名的地方都逛了个遍,并在一个星期五的早上——耶稣死于星期五——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按照加百列提供的路线图,重走了耶稣之路——Via Dolorosa,又被称为“悲哀之路”或“苦难之路”,是圣经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背负十字架走的这一段路,从狮子门到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是传说中耶稣的坟墓,耶稣死后三天,抹大拉的玛丽亚与其他妇人前往坟墓,用香料和油涂抹耶稣的身体,却发现坟墓是空的,于是耶稣复活了。

  圣墓教堂经过多次修建、重建和摧毁,最近一次是由方济各会的修士进行的重修和维修,为了防止朝圣者从停放耶稣身体的岩石上取走小石块,方济各会修士在停灵床的岩石上放了一块大理石板。

  不过他们来的不是时候,1808年,圣墓教堂再次毁于一场大火,目前正由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建筑师主持进行重建,他们只在圣殿教堂的外面围观了一下,没有进入工地。

  当地向导带他们去看传说中耶稣死时头上戴的荆棘冠冕的荆棘,当地学者认为荆棘的材料来自耶路撒冷郊外随处可见的一种枣树的枝条,这种枣树被称为“耶稣之枣”,结出的枣可以吃。

  于是7个人都吃了一小把“耶稣之枣”,各自取了一根“耶稣之枣”的枝条。

  *

  9月的第三个周一,爱丽丝一行人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埃及首都开罗。

  爱丽丝本想从陆地走,骑着骆驼走个2、3周,不紧不慢。霍布豪斯坚决否决了,担心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会遇到强盗,毕竟他们这一行英国少爷小姐们太显眼了,肯定早就被人盯上。

  于是雇佣了一队保镖将他们护送到港口城市哈代拉,从哈代拉坐船,到亚历山大城,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预计住2、3周。

  刚在旅馆住下,各人就忙着写信,更新收信地址。

  因为一直在路上,很多时候不方便收信,各人都是寄回国内的信件比较多,收到的信件比较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