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1 / 2)

加入书签

/>  “可能是跟晏大人混久了的缘故,包某也懂变通了。”包拯谦虚道。

  晏殊扶额,不得不承认,包拯好像确实是跟他混久了,原本他这人很耿直不爱开玩笑。

  赵寒烟是第一次来刑部尚书府,就跟去庞太师府一样,没见过的地方就喜欢四处看看,什么都能瞅上两眼。

  若说庞太师府是峥嵘轩峻,那刑部尚书府就属于精巧雅致,除了正堂迎客之地比较庄肃之外,处处匠心独运,景致若画。

  现在他们刚刚过了青瓦白墙的月亮门,地上铺光滑的玄色石板,走几步有一条溪河。溪水宽不足半丈,从东往西,溪水两边排列错落有致的山石,配以草木,看得人舒心自在。

  雕荷花的灰白石桥悬在小溪上头,与岸两边的玄色石板相接。溪水一直延伸到东边的墙下,过了墙就是另一处地方,隔墙可见那头树木茂盛,景致必然更好。

  赵寒烟问白玉堂,觉得这尚书府比庞太师府如何。

  “幽幽雅致,精巧细致。太师府则是气派。”白玉堂评判道。

  “那如果是你的话,更喜欢哪一处?”赵寒烟追问。

  白玉堂没回答,反问赵寒烟:“你呢?”

  “我无所谓。”赵寒烟笑叹,“只要有这又大又好地方住,我就知足了,什么都不挑。”

  白玉堂默了下,问赵寒烟:“你喜欢大点的地方?”

  “谁不喜欢大房子?”赵寒烟眨眨眼,“只睡在三尺之地连翻身都难的清苦生活,绝不是我的追求。我没那么多超脱之心,还挺喜欢享受的。”

  “亦是。”白玉堂应和道。

  赵寒烟愣了下,“那这些日子却委屈你住在耳房那么小的屋子,苏姑娘既然已经搬走了,就和秀珠换过来,你还是住原来那个院子宽敞舒服些。”

  白玉堂没想到赵寒烟会突然说这个,立刻止步。赵寒烟刚刚弯腰看了看路边的花草,所以走得比白玉堂慢,跟在白玉堂后面。当下前面的人突然停地猝不及防,她也就猝不及防地一脑袋撞在白玉堂的后背上。

  这闷头一撞,鼻子可真酸。

  赵寒烟捂着鼻子看白玉堂,前面的包大人和晏大人还在聊天,她不好大声,小声问白玉堂:“你干嘛忽然停下!”

  “不搬。”白玉堂回首看一眼赵寒烟,转身就大迈步跟上包拯。

  赵寒烟捏要完发酸的鼻子,才反应过来,正要追问白玉堂为什么不搬,却见已经到地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