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2 / 2)

加入书签

  若是熟人的话,赵九福就直接无视了,但偏偏提出这话的人是才进门不久的四嫂,赵九福只得秉着彩衣娱亲的态度说道:“四嫂,你要考就考。”

  温柔又是一笑,旁边的赵老四给她出主意了:“柔柔,你也是读过书的人,给他出一个特别难的,我们问的问题都寻常,阿福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四弟妹还读过书呢?”小陈氏好奇的问了一句,暗道怪不得觉得四弟妹文气。

  温柔有些不好意思,赵老四却兴致勃勃的说道:“可不是,柔柔的才华十分不错。”

  “一个女人,哪来什么才华。”邓氏噘着嘴巴吐槽了一句,心中对赵老四的夸张不以为然,暗道说不定就认得自己的名字,赵老四就瞎说会读书了。

  温柔不管他们的态度,笑着问道:“阿福,你还未说过,在私塾里头读到了哪里。”

  赵九福见她似乎认真了,就回答说:“已经读到了四书,开了年才开始读论语,如今刚刚读到八佾篇。”

  温柔一听倒是更加惊讶了,她可是知道赵九福去年才开蒙,一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读完了启蒙那几本,开始读论语了,若不是他的先生拔苗助长,那就是这孩子真的有几分天赋,并不是家中公公婆婆黄婆卖瓜了。

  有了这份心思,她也认真的思索起来,很快问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后头接着是什么?”

  赵九福心中也是惊讶,要知道家里人虽然也会让他背书,但都是直接让他背,他背了不管对错,反正赵家人是听不懂的,他们只觉得能背就是不错的。

  但是这位四嫂随口一说,直接将学而篇的开头背了出来,显然不能用略读过几本书来形容了,要知道这年头女子就算是读书,多数也只是到启蒙,后头接着的就是女四书了,会知道论语的人少之又少,他真的好气这位四嫂到底是出自什么样的家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赵九福顺着背了起来

  温柔频频点头,眼中闪现出一丝光芒来,她从未想过跟着赵老四回乡之后,会在这种乡野之地遇到一个这般钟灵毓秀的孩子。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话可知道是何意思?”温柔紧接着又问道,她并未跳到后头问,追问的还是同一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