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1 / 2)

加入书签

学校附近的公园搞活动。

  余山感慨:“这是我们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了啊,快高考了,以后再想聚一次就难了。”

  大家聚在一红顶六角凉亭,石桌上放的笔墨纸砚,还有几张现写的诗。

  “这样吧,我们每人用一句诗来表达现在的心情。”

  一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三说:“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

  余山看一眼倚着雕花扶手而坐的郑雷:“你也来一句!”

  “我不是你们诗社的人。”

  “你不是已经在这儿了么。说了好多次,终于肯来了,却是最后一次,说什么你也得参与一下!”

  那会儿柳条抽芽清风拂面,春雨伴着隐隐雷声下一阵歇一阵。亭外有面池塘,蓄了一塘碧绿的水,正随风荡开层层波纹。

  他悠悠道:“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几人都楞了。

  余山批评他:“大家都感伤别离呢,你怎么跟一怀春少妇似的,什么东风细雨塘外轻雷,不合适。”顿了顿,“我说你这几天心情怎么这么好,说什么应什么,你丫是不是谈恋爱了?”

  郑雷看他一眼。

  “这诗我可知道啊,最后一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思谁呢?”

  他朝亭外努努下巴:“就景说景。”

  看他那么淡定,又不像谈恋爱的样子,余山便不再过问。

  周末,郑雪叫宋唐去家里玩。

  宋唐挂了电话,去衣柜挑衣服,挑一件上衣配裤子,觉得太朴素,换一身连衣裙,觉得太花哨,又换成背带裤,太幼稚。折腾半天,最后换成最开始穿的那套出门了。

  去时郑雪在书房看漫画,郑雷在桌后敲键盘,和往常无异。

  郑雪看她一眼:“来了!”

  也不理她,继续看漫画,看到高兴的地方哈哈大笑。

  她在椅子上如坐针毡,眼睛都不知该往哪儿看。郑雷一手敲着键盘一手开了抽屉,抽出本红与黑递给她。

  她看着书皮上写着司汤达著,腰封上一段话: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高尔基。

  不由浑身一颤。

  郑雪分神看一眼,颤得比她还厉害。

  恰逢周丽萍进屋,端着洗净的水果。

  “这樱桃刚出来,挺新鲜。”敲郑雪脑门,“再看十分钟不许看了啊,明年就上高三了,你又不像你哥能保送,好好儿学习!”

  “知道了知道了……”

  边说边拿东西吃。没吃几口,郑雷端盘子撤了。

  “你干嘛?”

  “吃多了坏肚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