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1 / 2)

加入书签

便知其身份尊贵,暗喜今日又可有一笔进账。

  *

  领路的僧人在旁叙说这座小庙的来历,夸夸不绝,又说它是如何神验。

  赵宜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过了半晌才道:“好热。”

  冯月就说:“那咱们去求签罢,那个好玩。”

  被热得神色恹恹的赵宜安,又跟着冯月到了主殿。

  僧人小心翼翼奉上签筒,宣荷接过,垂首递给赵宜安。

  在手里晃了几下,签筒里便掉出一支签来。

  冯月手快,俯身捡起签,又默默将上头的签文念了出来:

  “宗庙享之,子孙保之。”

  一旁的僧人眉开眼笑,合拢双手道:“是支上上签,夫人真是神明庇佑,一向所求皆能成真。”

  见赵宜安望着自己手中的玉签,冯月以为她想要,便伸手转给她。

  赵宜安也不客气,拿了签,又对宣荷道:“该回去了罢?”

  她实在太热,只想回行宫吃红豆冰沙。

  宣荷便笑:“回罢回罢。”

  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往外行去。

  僧人正要出声——玉签还未还呢!

  落后一步的延月已笑眯眯命人奉上两锭金子,僧人忙低头接过,又念叨着:“贵人必有大福气,贵人必有大福气。”

  赵宜安要走了,冯月稀里糊涂也跟着她上了马车,冯府的小丫鬟是拦不了冯月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小姐又乐呵呵随着赵宜安钻进马车。

  虽然心里已有了准备,赵宜安必不是等闲之人,但瞧见马车渐渐驶向行宫方向,冯月还是忍不住,晕晕乎乎问道:“你竟然和天子比邻么?我居然不知道,行宫旁边还有人家住着的。”

  不过等马车在前宫停下,冯月才目瞪口呆,没了声响。

  亏她还在一个劲儿想,朝中有哪一家如此得圣眷,可以将别院建到行宫边上。原来人家根本就是天子的人!

  但看赵宜安容貌风姿,冯月又很快想通。

  这世上,也就只有天子,可以勉强配一配赵宜安这样的仙女罢。

  她一面感慨,一面一刻不敢离开赵宜安,只屏息敛气,一路跟着众人到了漱琼苑。

  小厨房早就备下了各样冰沙冰碗,身边多了一个人,赵宜安也未在意,还将自己的点心分给了冯月。

  捧着冰碗的冯月:仙女果然心地善良!

  因赵宜安不以为意,宣荷又告知了冯月的身份,所以行宫中莫名其妙多出一个人,众人竟然也无动于衷。

  不过美色在前,冯月简直使出十八般武艺,想让赵宜安多看自己一眼,日日哄着人往外跑,倒是让延月应秋很是苦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