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6(2 / 2)
王采薇微笑着道:“咱家七个孩子,只有小宝和青苗没得到新衣裳,我就给他们每人扯了块布。”
吴氏一喜,没想到大嫂还记得她家青苗,想到青苗今年也快三岁了,等到她稍稍大些,是不是也可以跟她大伯认字呢?大伯一向说,女孩子也该识些字,将来才不会吃亏,想必她提出让大伯教青苗读书,他不会拒绝吧?
王采薇不知道她的心思,把给公公婆婆做的衣裳拿给他们。可以这么说,韩老婆子活到这个年纪,头一回收到儿女儿媳妇给她做的衣裳,韩大丫嫁到王家,手里富裕,每回给他们送节礼到是很厚重,就是没给她亲手做过一件衣裳。至于三个儿媳妇,他们没分家,他们手里没银钱,便是有心给她做衣裳,也掏不出钱。
这会儿收到大儿媳妇给她做的新衣裳,当下嘴巴就咧开了,韩有田也是满脸意外,没想儿媳妇竟然也给他做了衣裳。
王采薇笑着道:“爹娘,试试看衣裳能不能穿,不能穿的话,再改。”
韩老婆子小心翼翼的摸了摸衣裳:“你手巧,肯定能穿。”
王采薇好笑道:“娘,你还是试试吧。”
韩老婆子迟疑的道:“那...就试试?”
王采薇说:“试试吧。”
韩老婆子看向韩有田:“咱们都去试试吧,老大媳妇一片心意,可不能糟蹋了。”
郑氏撇撇嘴,心道大嫂就是放个屁都是香的,不过这话她没说出来,也不敢说出来。大嫂确实厚道,她儿子被她养的白白胖胖的,就是她自己养活,也不能养成这样。
以前到不说了,自打看到儿子,对大哥大嫂,她就实实在在的佩服他们,觉得他们都是好人,换成她,对待侄子,不会这么细心。婆婆脾气虽不好,却也是讲道理的人,大嫂这样的好人能得到婆婆的喜欢,是应该的,她不该嫉妒。
翌日,韩泽便去拜访了镇上学塾里的郑先生,郑先生听说韩泽明年准备下场,觉得他有些着急了,劝说两句,见韩泽依旧坚持明年下场,便也不再多说,去试试,便是考不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