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6(2 / 2)

加入书签

  七层都是粗粮,只有三层是大米。

  不过没人抱怨,且不说抱怨没用,大家都知道闹灾了。

  报纸上都说了,这蝗灾可不光沈阳有,其他的好几个省都闹了,所以这次全国减产。

  “我晚上就去排队。”沈爹将所有粮票收好。

  “爹,我去吧,我年轻力壮的。”杜勇自告奋勇。

  沈母瞅瞅自己男人和儿子,“你俩一起去,这可是全家一个月的口粮,绝对不能出岔子。”

  沈爹点头,“其实不用,外头挺冷的。我骑自行车,后面两个筐,挺容易就驮回来了。”

  “叔,我把军大衣拿过来,省得你冷。”苏元有军大衣,还是沈母从小满姨夫那给他买的,全家就那一件。

  “大哥,你把我那张羊毛毯子裹着,保证暖和。”沈梦和苏元要上学,不过还是能提供帮助的。

  不过杜勇显然怕丢人,就他裹个被子,“还没到十一月呢,哪有那么冷。”

  晚上沈梦和苏元回家,就知道了沈爹和杜勇是买到粮食了,但是只买到三分之一。

  供销社限量了,不让都买了。

  她们看你家的所有粮本,然后算出总斤数,按照三分之一往出卖。

  “爹,是这个月只给这么多还是吃完了还可以买啊?”沈梦追问。

  要是前者,问题就严重了。

  “人家说还可以买,但是必须十五号以后了。”沈爹叹口气,他就怕到时候没粮食,这只不过是敷衍他们。

  “不怕,小陆给送来粮食了,咱家粮食够呢。”沈母现在没那么紧张了。

  谁让她有个好女婿呢,小陆说了当时他觉得形式不好,给她们买的是一千斤大米,而不是三百斤。

  有这一千斤大米,省着点吃,能吃到明年七、八月份了。

  到时候野菜出来了,也就没啥大事了。

  沈梦知道这才刚刚开始,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沈家的伙食基本上粗粮为主,大米就是熬粥。

  还是特别稀的那种。

  她觉得玉米面有些割嗓子,因为面太粗糙了,不过这还好,她最不愿意天天吃地瓜,因为会烧心。

  这就是有奢入俭难啊。

  不过沈梦还是坚持着,她没想弄小灶,因为早晚得习惯。

  再说现在天天回家,她也没地方弄小灶。

  这天中午放学,沈梦拿着饭盒和同学一起去食堂。

  今天带的是白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