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 / 2)

加入书签

  她想多要些奉养钱,理由是身体越来越不好,需要补补。

  沈爹有些为难,沈母就很气不顺了。

  主要是需要帮忙的时候,老太太边也不沾,现在要钱知道开口了。

  再者说,当时他们结婚的时候,沈家可没出钱,当时老太太就说了她以后养老不用孩他爹管,让他管好自己的小家就好。

  可是自从她们都有工资之后,为了不让孩他爹难做,每年的孝敬钱也给了。

  现在居然有脸涨价,惯的她。

  沈母决定了今年孝敬钱一毛都没有了,爱咋咋地。

  晚上沈母还严重警告沈爹,“你别在外头借钱去给老太太送,这次涨了就有第二次,她没病没灾的,要那多钱干啥,还不是贴补大伯家几个娃,明年家里三个娃要上学呢,你垫愣着办。”

  说完翻身睡了,不再搭理沈爹。

  沈爹幽幽叹口气,也没说啥。

  沈梦轻轻的长长出口气,还好没闹起来。

  沈奶奶年前和大伯娘来了一趟,话里话外又提孝敬钱不够用的事。

  沈母装作无辜的问了句,“当年娘不是说了不要大栓养老么,咋还变卦,那协议我爹估计留着呢。”

  原来当年沈爹娘结婚那会,杜老头一万个不同意的,没钱没房子结啥婚,闺女擎等着受罪么。

  最后沈奶奶签了协议,家里老房子归沈大伯,她的养老也归沈大伯,和沈爹没关系。

  沈母感念老太太签了协议,也怕孩他爹心里气不顺(杜老头有逼迫的嫌疑),所以几年后主动提出每年给些孝敬钱。

  认为做的很是仁至义尽了。

  结果得寸进尺。

  沈奶奶脸色涨红,也知道做的不地道。

  可是老大家日子不好过啊,老大媳妇一直没个稳定的班,只能在厂子里当家属工,活儿零散还累,关键是工资还少。

  大孙子转年十五了,工作、房子都没着落呢,她总想帮帮忙。

  她也不是瞎要,她只和老二还有二姑娘开口了,因为他们有。

  老二两口子靠着有能耐的老丈儿,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二姑娘那日子更是没差过。

  她就没冲大闺女开口,因为知道大闺女过得苦,要不出来啥。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说几句,很多老人都有些偏心的,能一碗水端平很少。在她们印象里,都是亲兄弟姐妹,互相帮忙应该的。

  有的老人偏心弱小的,抠把厉害的儿女拉扯弱的。

  当然也有偏心厉害的,看不上没能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