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2 / 2)

加入书签

  傅宁被小孩子笑哧了脸,猛然觉得自己的行为过于放浪,忙退了几步转身背对着她,侧首羞恼道:“你什么意思?”

  崔荷被他的反应逗乐了,她没想到这人这么容易害羞。

  “没什么意思,只是想你跟我走一趟,以前是误会,现在我给你一份活计,算我之前赔你的。这东西是我摔的,我给你找最好的师傅修。”

  “段成这样也能修吗?”

  “能。”

  后来那根暂子暂时就保存在崔荷那里了,一周后,簪子完好无损的回到傅宁手中。

  而这时傅宁和肖瑾已经被安排进了崔宅,崔宅很大,正门前有十几级高阶,马车进不去,厚重的黑色木门、墙垣,还有刻着崔宅两个大字的鎏金门匾,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美。

  里面的阁楼飞檐翘角,还有假山小池,池子里看得出来养得是荷花,只因现在是冬季,荷塘有些枯败。

  管家给傅宁和肖瑾单独安排了一个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竹子,雪堆在竹叶上别有一股清幽的味道。

  这个园子离崔荷居住的阁楼很近,傅宁的工作就是伺候崔荷的日常,从起床穿衣开始,端茶递水磨墨,但只在宅院里。

  还有一个叫意画的男孩儿和他一起,意画小他很多,但心灵手巧,崔荷每天精细的发髻都是他梳的。

  他刚来的时候,也都是意画带着他熟悉事物和环境的,意画待人和善有礼,对他也很有礼貌。

  这个工作对于傅宁来说不知道比以前轻松了多少倍,而且接近年关,崔荷好像忙了起来,三天两头都在外面应酬,白天基本不在家,都是深夜管家架着马车从后门直接进来,马车里的崔荷或醉或睡,少有醒的时候。

  傅宁每天都会提一个灯笼坐在后门的槛上等,门口有两个中年女人守门。

  其实傅宁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天,他觉得崔荷有些可怜。这若大的一个家它除了仆人和守宅的家丁就只有她一个人,也没看到她有什么亲人,看她的年纪也该二十了,也是没成亲的样子,孤孤单单的,他好歹还有个肖瑾一直陪着他。

  深夜的风冷的刺骨,傅宁冻得身子缩了缩,他放下灯笼捏了捏耳朵,哒哒的马蹄声和车轮声从街道的黑夜深处遥遥传来,傅宁拿起了灯笼往街边走了走张望了几下,他是一种等孩子归家的心态。

  其实老远崔荷就掀开了车帘,夜色朦胧,她看不清那人,但看得见那光,昏黄昏黄的,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那股温暖。临近的时候,她又忙放下帘子装醉或装睡。

  驱车的一直是她的管家,崔枝减速时看到身后长久才放下的车帘,将一切收尽眼底,觉得好笑。

  父亲早逝,母亲又四处云游不归家,来来回回总是东家一个人,而生意场上逢场作戏花楼坊间的风流韵史从来没有真的,也没见自己的东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