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2 / 2)
这样看来,只要元易直想反,完全能够做第二个平王!
一时间,京中流言四起,都说元易直此行带来的根本不是原先驻扎在西南边关的地方守备,而是自己豢养的私军。
元赐娴未对流言感到愤怒,因为她觉得,他们说对了。
如果不是阿爹这些年养了支私军,光靠那些地方兵,绝对没有这个实力。
为了给大周争取喘息的时间,在南诏动手前先斩除平王,阿爹拼死不说,还不惜露了老底。而这件事,必然是与陆时卿商议过的。
正因如此,陆时卿这些日子才一直没有归府,在大明宫时刻待命。
如果圣人愿意相信阿爹,在清君侧的危机解除后命他回防西南,那么一切都好,什么都不会发生。可一旦他被滇南威势震慑住,决心趁此机会铲除元家,卸磨杀驴,陆时卿就将在第一时间控制住他。
人手,托词,退路,元赐娴知道他什么准备好了,却绝不希望老皇帝当真逼他,逼元家走到这一步。
可惜天不遂人愿,当晚,大明宫传出消息,徽宁帝因连日劳心劳力昏厥,一夜未醒,天亮当头开了次口,说将战事后续暂且移交给陆侍郎打理。
这个消息,意味着圣人下了决心兔死狗烹,过河拆桥。
素来康健的圣人一夜病倒,人人讶异生疑,朝臣与皇子皇孙们接连求见,皆遭拒绝。紫宸殿前乌压压站了一片要求面圣的,与陆时卿这边早先安插好的金吾卫对峙了整整一个上午。
正午时分,一名平王余党看不下去,大斥圣人并未得病,根本是陆时卿挟持了天子。
话没来得及说完,陆时卿一个手势下去,金吾卫上前,一刀断喉。
血溅天阶,元赐娴知道,从这一刀起,元家反了,陆时卿和元家一起反了。
一切都回到了前世的样子。
接下来,就该轮到郑濯上场了。
第110章 110
炙阳当空, 照在天阶那一泼淋漓的鲜血上, 似乎很快就能将它烤成干迹,但尸首上森白的喉骨却灼得人眼珠子发硬发凉。紫宸殿前青青绯绯的朝臣, 个个都是浑身一僵, 闭上了嘴巴。
视线上移, 他们望见天阶之上,紫色袍服的人迎了日头长身而立,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提了袖摆曲在腰间金玉带前, 凤眸微眯,眼底露几分诡谲的笑意。
九年宦海沉浮,刀石打磨, 他们恍然惊觉, 一个文人竟也生生养成了雷霆万钧, 鸿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