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2 / 2)
元赐娴收回目光, 不由神色一紧:“可是有大事?”
要不怎会突然三人会晤?之前可都没有这等排场的。
郑濯点点头:“是有关滇南王的事,不过我与徐先生昨日已连夜商议出了应对之策, 今天邀约你来, 一则请你放宽心, 二则便是想跟你谈谈后续。”
俩人说话间,陆时卿已然到了石亭。但元赐娴一听事关父亲,便没心思跟他多招呼了, 只朝他略一颔首就急问郑濯:“姜璧灿是冲我阿爹来的?”
陆时卿一句有礼的“县主”登时噎在了嘴边。
好吧,不打招呼就不打吧, 反正是跟徐善打,打了也白打。
他心中长叹一声, 找了另一面背靠山石的亭栏坐下。
悬崖边太危险了, 他不想等会儿看见元赐娴跟郑濯眉来眼去,一生气就栽下去。
郑濯看了他一眼,心里哭笑不得,面上则接了元赐娴的话,解释道:“昨天来的是姜家小娘子不错。姜家没落以后, 姜寺卿将她托付给了三哥,希望三哥念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代为照顾他的女儿。”
这个“三哥”就是指平王。
当初岭南铁矿一事暴露以后,尽管徽宁帝没有确凿证据,心里却清楚了姜岷是在替平王谋事,所以哪怕动不了平王,也决然铲除了姜家,一方面给他警告,一方面折他翅膀。
平王原本将这桩事收尾得挺好,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做梦做得一针见血的元赐娴,因事发突然,便只有吃下这个暗亏,没再试图保下姜家,以免愈发触怒徽宁帝。
也就是说,平王其实是舍弃了姜家的。那么在所谓“照顾”姜璧灿的事上,可能就不是字面上的“照顾”了。郑濯只是把话说得含蓄了一点。
元赐娴点点头表示理解。
陆时卿瞥她一眼。她对这种事倒像是一直很懂。
郑濯继续道:“她承认姜家此前的确在替三哥谋事,但她父亲下狱后,本有机会向圣人揭发我与元将军的牵扯,却并未那样做,其实便是为防有一日三哥不仁,她将失去倚仗,因此不愿彻底与我撕破了脸。”
元赐娴扯扯嘴角。如此一番来龙去脉,听上去倒是合情合理,姜璧灿此人也算识时务,知道眼下玩虚的不管用,老实点反倒不易遭人厌弃。
“她说她起始听从父亲,也是为寻求一个托庇之所,却不料三哥待她凉薄至极。她不堪折辱,所以想求我庇护,趁三哥外出,暗中取得了流觞宴的请帖,偷溜了来。她称自己无意且无能叫姜家东山再起,也不奢求我会容她留在长安,只是现在脱身无门,希望我能助她离开三哥,安排给她一个安稳之所,哪怕是去到流放地吃苦。”
光是听郑濯转述,元赐娴就能想象姜璧灿自述这一段时有多声泪俱下了。
她抬了点眼皮问:“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