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3(1 / 2)

加入书签

的小孩们都渐渐长大,开始成家立业,她颇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既然要成家了,她便想当个见证人。

一开始,只是双方加上几个长辈亲人或者朋友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后来,物质条件上来后,就慢慢开始注重其它方面,楚夏便顺时提出了举行婚礼这个提议。

上有所好,下必行之。楚夏的审美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同一代的人,她既提出了婚礼,支持她的人便开始跟风而行。

于是,自然而然的,婚礼的形式就慢慢流传开来了。同时,部落里也有了第一部婚姻法。

婚礼的形式,没有硬性规定,根据各家情况自行商定,若是没条件或不愿这么麻烦的,省略这个步骤也不是没有。

总的来讲,这只是一个风俗,并不是一项规定。

“你有哪些需要邀请的人,把名单整理好给我,我好安排。”楚夏对女儿的交际圈子知道一些,却不完全了解,还得征询征询她的意见。

“好。不过,我不想邀请太多人来。”对于婚礼,楚颜反倒没有楚夏和炎那么重视。

“行,都依你,到时候我把名单给你看看,由你来做最后的决定。”楚夏笑着说,伸手示意女儿过来,“现在,我先给你量下数据,做婚服需要不少时间,要多留点时间准备。”

“等会儿我也给妈妈量。”楚颜笑嘻嘻说,眼里尽是促狭和调皮。

——

为了提高生产力,楚夏想过诸多办法。

首先便是粮食作物的改进。粮食是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好的种子可以使粮食增产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无疑是最有效又直接的办法。

就像她那个国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甚至还有多余的。

杂交的原理很简单,高中生物就讲过,不过是基因的重组,把优势基因集中到一颗植株上。

但自然界的物种何其繁杂,要真正杂交出理想的作物,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累积。

从开始发展农业到现在,楚夏一直未曾放弃对作物的改进,二十年下来,总算出了些成果,这也是部落里其他手工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人们才有多余的精力研究其它。

染织业就是部落里发展得较快的手工业之一。

从最初的粗麻布,到现在精细的丝绢,布料的质量一下子就上窜了大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