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1 / 2)

加入书签

r />  人手一张十块钱通票,真是最便宜最清净的去处了。

第22章 地坛一日游

今日的地坛早已不复皇家祭祀重地的神圣凛然,二百多年前威武严整把守宫门的卫兵也已换成几位妙龄大妈,她们各个翘着二郎腿,手里一把才磕干净的瓜子皮,口中道着东家长李家短,不太上心地卖着门票;如果鼻子够灵敏,还能闻到马路对面涮羊肉的味道,以及长街西边儿烘培蛋糕的香气;如此种种一道混合,便是人间烟火气,饶是地坛仍在,谁又能想起顾忌几分它身上藏着的帝王之气?

  地坛成了公园,附近的老人最爱来这里锻炼身体,拉胡琴,唱京戏……总之,地坛为他们提供了消磨退休时光的好场所。国庆假期并不能阻挡老人们的热情,加之政府借地方办起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往人不太多的地坛公园今日竟也热闹起来,不过这热闹也有限,与故宫这种大热门相比还是比较清静的。

  苏念狸从没见过古典建筑,虽然地坛浑身上下的古典气质所剩无几,但她还是惊讶了,顾不得脚伤,蹦跳着东张西望。红墙碧瓦,松木葱茏,曲径通幽,是她没看过的典雅大气。

  “一来这种地方,我心里真是不好受。”金达笑说,真真假假让人不太相信,赵川洲倒有些理解,放在百来年前,此处可还姓着爱新觉罗,是金达家的地盘。

  不远处的抄手游廊里有人在唱京戏,赵川洲对戏曲一向不太精通,只听徐大总管唱过两嗓子,正经的折子戏是一出都不知道;金达不同,他侧耳听了两句后便自顾自兴奋,晃着赵川洲的手臂肯定地说:“《击鼓骂曹》,这个我会!”

  “敢不敢唱一个?”赵川洲撺掇金达,金达也肯上钩,两人架着腿脚不便利的苏念狸到了廊子里,等老爷子唱完才敢出声打断。

  老爷子一听金达会戏,又见他年纪小小,登时乐呵得不行,跟拉胡琴的师傅一示意,二话不说把金达推到了人群中央。金达羞赧一笑,在众人的注视下操着没过变声期的公鸭嗓子过了一段,赵川洲和苏念狸非常捧场地鼓掌叫好,周围的大人被他们三个自吹自捧的行为逗笑,跟着拍巴掌,全了金达的面子。

  “不行不行,倒仓了!可丢了大脸了!”金达被自己的破锣嗓子打击得呜呼哀哉,赵川洲抱着手臂说风凉话:“的确不怎么好听,跟踩了电门儿似的。”苏念狸在一旁傻笑,主动和金达说:“我们那里经常请人唱戏,和这个差不多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