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2 / 2)
做任务需要的人手依旧和以前一样,根据任务的大小和不同,每天临时决定参加任务的人数。
负责给养殖动物打扫喂食的人数不用多,就礼叔乐叔两个人足够了,它们的食物除了礼叔乐叔去找的,再加上孩子们割草,捉虫子就足够了。
黄豆现在可以收获了,并不算多,两个人最多一天就收回来了,至于将黄豆粒剥出来,这个用汪小雨说的方法,先连豆枝一起放到几个竹匾里晒,晒干后再人工将黄豆拍打挑拣出来。
玉米高粱数量也都不算多,收集回来之后一串串束起来晾晒,也是五六个人最多两天就收回来了,接下来的晾晒也只需要一早一晚收拢。
从汪小雨到女娲部落那天到现在一直天晴,她都还没见过下雨。
拔萝卜,摘棉花这些也是短期内突击任务,暂时抽取大量人员,一两天就能全部完成。
再来就是挖红薯和芋头,红薯比较集中,多安排点人手一天就挖完了,芋头比较分散,可以不用专门去挖,待寒季来了,需要吃时再去挖。
按汪小雨的说法,红薯要挖个红薯窖储存,这大概也需要三四个人挖一天。
建房子要挖地基,要开采石头,挖土,这是个大工程,砖墙房子以前女娲部落并没有建过,现在有了建陶窑的经验,对于建砖房倒是不太担心。
建房子要小雨监督,他也要做为其中主力。
另外,小雨说的用月月草织布,小雨说那个机器她也没用过,还要研究,研究出来之后,这种细致的活,芭蕉性子沉稳比较适合,可以把织布的事交给她。
还有之后的棉花,等棉花可以摘的时候,房子应该已经建好了,没有什么时间冲突。
固定的人手加上活动的人手,基本够用,按莫的想法,汪小雨在地上画的也差不多,这件事就这么愉快地拍板了。
第259章 举一反三
纺织机琢磨起来也不算复杂,月月草纤维脱胶以后,汪小雨和芭蕉一个上午就弄明白了,这是很简单纺线和织布一体的机器。
织布用的是梭织法,纺好线后,经线自动排列得整整齐齐是,而小小的梭子在经线之间穿梭形成纬线。
纺好的线左右手一拉,韧性还不错,应该比较结实。
细细密密的这么一织下来,虽然进展缓慢,但是织好的地方,虽然没有汪小雨身上的T恤看起来那么细密柔软,但也是女娲部落破天荒的第一招。
月月草植物纤维织布成功后,汪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