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8(1 / 2)

加入书签

地,你说说,背再多的古诗对扫盲有什么帮助?”

孙永昌讪讪的笑了笑,刚想点头,就听赵武斌冷着脸轻笑,“扫盲就是想摆脱泥腿子的称呼,没见过以此为荣的?”

孙队长气得脸都青了,“以农民为荣怎么了?赵知青,你是看不起咱无产阶级啊!”抗日战争时期,要不是农民提供粮食,前方打仗的士兵吃什么?

领导能顺利成立新中国,靠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赵武斌多大点能耐,敢怀疑领导人的做法?

孙永昌头都快大了,怕二人又吵起来,忙回答,“队长说的对,我就是老老实实的农民,脚踏实地没错,该学写字……”说着,他又看向怒火中烧的赵武斌,说话的声音明显弱了很多,“武斌说的也有道理,古诗能重塑人的气质,不能落下。”

得,那就古诗和写字一块学呗!

不得不说,孙家人因为孙永昌这句话差点没累死过去,背古诗都让人够呛了,还得学写字,赵武斌耐心不好,一个字顶多教三遍就不教了,写不好怎么办,那就天天写,边背古诗边写。

试想而知,连握笔都不会握的人开始写孙字,跟鬼画符没什么两样,偏赵武斌严厉,写得不好的人都要挨手板子,孙永昌和他媳妇都没逃过。

一天下来,全家老小除了赵武斌和孙宝琴,手掌没一个不肿的,吃饭握筷子双手都在抖,孙永昌两口子还成,毕竟孙宝琴说过将来进城后接老两口过去享享福,孙成功他们忍无可忍了,最近为了学习,没捡柴就算了,自留地的庄稼也没认真精悠,杂草深得比膝盖还高了,再这么下去,自留地粮食产量减少,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

孙成功就和赵武斌说明天开始不扫盲了,谁爱扫盲谁来,他得下地干活,说完看几个孩子殷切的望着他,孙成功抿了抿唇,没吭声。

他自己是不想有什么出息了,至于大丫二丫几姐妹,能学习就接着学习吧,几个孩子看他往下说了,眼泪汪汪的哭了起来。

孙成功一表态,他二弟也立马表示退出扫盲的队伍……扫盲的日子,太他妈憋屈了,文盲就文盲,起码不用时时刻刻提防荆条落到自己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