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1 / 2)

加入书签

口等着,笑着与宫嬷嬷颔首。宫嬷嬷客气地上前请安了后,便引着秦二夫人往里头去。

  “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这王府里头的气派,真是多亏了王妃呢。”秦二夫人这趟回来,越发会说话了。

  其实也是情势比人强,都是被逼无奈的。当时出京,眼瞧着三房里头的长公主遭先帝厌弃,连带着秦筝也是脾性不好,到处闯祸,听得自个夫君要外放,那是恨不得隔天就收拾东西走人。

  在她看来,再待在秦家,被三房的长公主拖累,自个乖巧懂事的女儿被秦筝带累坏了名声,还不如赶紧跟着到任上,说不定还能找到些好人家。

  第二次进京时,虽见着长公主似乎有得圣心之意,可到底京中风云变幻,也许是为了边关一事,看在叶王府的面子上罢了,特别是秦筝,面上虽然看着越发懂规矩,可秦二夫人当时也是出门做客的,都能听到秦筝那嚣张跋扈的风声,一言不合拿鞭子就抽人,当街对着看不惯的人拳打脚踢。

  一桩桩一件件,听得秦二夫人恨不得立马就回去。

  可没想到啊,回去不过两三个月,就不一样了。

  更让她不快的还是外放的事。虽然是知府,在一方也算是父母官了,堂堂五品,说话落地也能得个响。可偏偏她这个夫君,太过于老实了,若说实话,那就是迂腐中带着固执,捞钱他不敢,还往里头贴钱。与下属打成一片,却一起出门总自个当大头请客,说是不好意思。

  这样也就算了,去年好不容易她看上了一个学子,已然是举人了,还是第二名,可见今后要中进士的机会颇大。

  秦二夫人一打探,得知不过才近二十岁左右,这样可是青年才俊啊,便想着将姑娘许配给他。

  召上府门一问,从小有指腹为婚的姑娘,不过就是个乡里头的粗俗姑娘,脚踩泥巴的,她想着这样的人家,定然一生也没见上百两的银子,想着出个银子,买断了这桩亲事。

  之后她又细问,得知不过是口头上定下的亲事,连定亲的信物都没有,她更乐了,可以少花点钱了。

  晚上跟秦二老爷这么一说,秦二老爷立马翻身坐起,指着她的鼻子骂,说她寡廉鲜耻,又说她得了势就趁机害平民百姓。

  秦二夫人自个也委屈着呢,她就生了这么个一儿一女,儿子如今不过才七岁,离娶妻生子还早着呢,可秦篱却还比秦筝大上一个多月,秦筝如今都嫁人了,可她女儿却高不成低不就,这是难得的好亲事,怎么还能推出去说不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