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 2)
收笔,她转头看谢贵妃,他倒是老神在在,垂着眼帘不紧不慢地晕开笔墨。粗扫一眼,只见画卷上仅凭最简单的墨,以浓淡为色,描绘出风雪茫茫,蜿蜒江河,大雁南飞之景色。然诸多意境,却只是寥寥数笔,唯一让他费心笔墨的地方,唯有江上一垂钓的蓑笠翁,线条绵延却又细微,虚实相宜。
姜银瓶感到了深深的震惊。
她知道谢贵妃写得一手好字,因他曾经手把手教过她,可原来他在绘画上也这么擅长。都说女子要精通琴棋书画,可“精通”二字乃是大境界。寻常闺秀,能通晓其一,余下略知,便已经是才气逼人了,而谢贵妃能将其中两项都信手拈来,姜银瓶当真佩服不已。
姜银瓶的崇拜和感叹谢观仙一概不知,若是他知道她只因为这点就对他心生崇拜,恐怕也要吐出一口老血。当年少年才子通五经贯六艺,书画二技上更是冠绝长宁,名满天下,今日的比试于他而言不过是游戏玩乐,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哪知姜银瓶就因此对他产生改观?
试毕,几位娘娘停笔,內侍将画挂上画屏。
一一看过去,德妃画的是一位侍女于阁楼内攀窗赏雪,淑妃笔下则是英姿飒爽的骏马踏雪,到了黄昭仪,众人眼前一亮!
宣纸上,曲径通幽,古寺悠远,和贵妃的江山垂钓图一样,是一副宁静而致远的画作。
黄昭仪看了眼姜银瓶身后的画屏,眉毛一挑,好似意料之中,掩唇得意的笑了笑。
第35章 第 35 章
姜银瓶本就不擅长画艺,事实上,琴棋书画,除了琴她还感点儿兴趣,其他的她是什么都入了门,可没一个擅长。当几扇画屏展开,不论工笔,单论意境,孰优孰劣,可谓一目了然。
谢观仙的目光在黄昭仪的画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有些意料之外,姜银瓶捕捉到他的这个眼神,微微羞赧,觉得自己好像丢份儿了。这几幅画中,最为出色的当属谢观仙的江上垂钓图,当內侍把他的画挂上时,就连皇后也不禁为之侧目,脸上浮现赞赏之意。
黄昭仪道:“咱们宫中当真卧虎藏龙……”她顿了顿,看向姜银瓶,笑道:“尤其是丽妃娘娘,这寒梅在冬景中最为普通,丽妃娘娘仍以寒梅入画,想来一定不只是因为寒梅迎冬而生那么简单罢。嫔妾斗胆猜测,这画背后一定令有深意,不知娘娘能否不吝赐教,为嫔妾指点指点。”
姜银瓶茫然。
不是啊,她真的就是画的普通的寒梅啊,寒梅哪有什么深意啊!最多……最多就是不惧风雪,无谓寒霜罢了……
这些都是被诗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