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 2)
“银瓶,你好点儿没有?他真的给你看好了吗?我还是不放心,还是等太医来了再给你看看吧。”寇宝儿在她耳边道。
姜银瓶怔怔盯着那道背影,晕乎乎的,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问什么:“那个人是谁?”
寇宝儿:“不认识,宫外的吗?看他那目中无人的样子,怪嚣张的。”
“别胡说。”罗琅嬛知道对方身份,小声跟两个小姐妹解释:“那是景陵王。”
在场原本一脸迷茫的人皆是一愣,收回了追寻的目光,神情各异。说杨珩这个名字没人知道,但说起景陵王,那这普天之下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景陵王,是王也非王。
他不是真正的王爷,却是真正的天潢贵胄。他是前梁亡国之君瑸帝留在世上的唯一子嗣,也是被肃帝囚禁在宫中,一关就是八年的前朝六皇子。
第18章 第 18 章
说起来,前朝的瑸帝是昏庸,可他远不及现在的肃帝赵玥昏庸。瑸帝不修道,不荒淫,而且很听臣子话,是个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也没有犯过大错的皇帝。他之所以会成为亡国之君,很大的原因在于朝臣们对权利的盘踞争夺影响到了国家,而在这种情势下,他非但没有出面制衡,反而放任党争扩大,还试图袖手旁观。
同时他也太听臣子的话了,当别人告诉他哪里发大水需要拨款,他就立马发下钱银,当别人告诉他哪里发生动乱需要镇压,他就迅速招募壮丁组织军队。瑸帝对无为而治这种做法贯彻到底,直接导致他自己变成了朝廷的搅屎棍,谁想扳倒谁,谁就跑过来利用一下他,保准能把这锅汤搅浑。
瑸帝被夺去皇位,一点也不奇怪,百姓们本来也不关心谁当统治者,可夺取皇位的人是曾经效忠皇室的大将军,那就有些难看了。
赵玥的父亲赵构当时是在塞北起义,但他不说自己领导的是起义军,而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并放话说想让瑸帝废掉太子,改立更有才能的景陵王为帝。当时的太子和瑸帝一样,也是平庸无能没什么功绩,众人一听,觉得赵构这个想法很好。景陵王虽说才弱冠之年,却已经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他与当时名动长宁的丞相之子谢显是至交好友,因两人文章常被人拿出来比较品评,便被世人合称为“杨谢仙才”,意为此二人之才华,可与仙人比肩。
瑸帝原本对杨珩不错,也很爱惜杨珩的才华,可被赵构这么一挑拨,瑸帝很快就与儿子反目成仇,任由少年杨珩怎么表忠心,瑸帝就是不相信,甚至还准备把他贬去边疆。瑸帝的举动激怒了想要拥立杨珩的那批文人,在这批文人的帮助下,赵构起兵一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谁知道,赵构在起义中途就死了,他的儿子赵玥继承他的衣钵继续起义事业,最后大获全胜。然而在攻下长宁后,赵玥却并没有按他父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