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林卫国不知道后世南水北调的工程,更不知后世的袁老已经可以在沙漠中种出水稻。

“海是不能移到罗布村来的,”林卫国笑着说,看着林子维严肃的小脸和亮晶晶的眼睛。

这个堂弟非常的聪明和坚毅,林卫国不愿敷衍他,认真答道:“但是可以让沙窝变成绿洲啊,让沙窝里到处都是绿树和花草。”

林子维严肃脸:“嗯,哥哥,我要让我爹带着村里人种树,等我长大了,也要种很多树和草。”

沙窝里的海子虽然好玩,可沙窝并不好玩,夏天的时候玩水,无遮无挡晒得要命,如果海子周围都是树林和草地,耍完水出来往树荫下一躺该有多舒服。

林子维觉得堂哥很有见识,而且堂哥的很多想法都与众不同。

就拿知青来说吧,村里的几个知青整天做梦都想着回城里去。

他们当着村里人的面不敢说,可林子维知道,他们背地里经常抱怨农村的生活太苦条件太差,他们来农村当知青好像都是被迫的,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就算个别知青来的时候不是被逼的,来了以后也后悔了,成天说他们是被骗来的。

可堂哥林子路却是自己申请当知青,看模样也没什么后悔的,而且他说的一句话,让林子维觉得很有道理。

林卫国说:“知青们下乡是很苦,可是本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以这种方式生活着。

他们的生存状态难道不苦吗?他们生来就该受苦吗?”

这话是林卫国和林家亮谈起知青问题时说的。

林家亮听了沉默不语,旁听的林子维勉强听懂了这段话的意思——似乎哥哥是在打抱不平,为他们这些生下来就是农民的人?

小小年纪的林子维陷入了沉思。

他也知道,从生下来,人就分了三六九等。

投胎是个技术活,那些知青也不过是生在城里,才能对农村指手划脚,嫌农村条件艰苦。

如果他们也生在农村,不也得照样跟农村人一样在土里刨食?

“那要怎么办?”

他和他的伙伴们已经生在农村了,小少年林子维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怎么办,仰着头问林卫国和父亲。

林家亮沉默以对,半晌忽然说了句:“这是命啊,你没投个好胎。”

“子路哥哥,是这样的吗?”

面对少年干净的眼睛,林卫国却是无法回答。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相通的。

现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