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菊花,海棠花,香飘千里的各种桂花,最妖娆的莫属火红的彼岸花。

  人多就出现了必须提前预定的手续,每次不过接待十户人家, 里面的交通工具不是马车,就是骑马, 都是当地人经过一年之久的培训,才能上岗

  黎嘉钰住的地方例外,都是京都带过来的生化人,居所格局跟京都的四合院差不多的规模,一大家子包括黎嘉泽,黎嘉辉,黎爸爸,黎妈妈住进来都没有拥挤感。

  大西北很荒凉,人口少,荒滩很多,八十年代的发展方针并没有向着贺兰山靠近,而是尽量往黄河边移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几次黄河大水,这才不得不转移发展区域。

  沿着贺兰山有着广袤无垠的荒滩,沐家一下子购买了几百公里的长度,十几公里的宽度,先是种植了耐干旱的树木,抵御春秋的风沙。  

  作者有话要说:

  出门旅游了几天,没有算好发表的章节,今天给补上,敬请原谅!!

  ☆、89.山庄生活(二)

  接着搭建葡萄架子, 流云改造过的品种, 加上营养液, 直接跨越了幼生期,进入到成年期, 第一年虽然挂果并不是特别好, 但是第二年就是丰产。

  由于第一年的葡萄通过空运直接销售到京都, 上海等, 一线大城市,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第二年丰产的时候, 也是销售一空,黎嘉钰要求使用有机肥, 出产的味道特别正。

  种植的农产品都不用山泉水浇灌,而是有一条古代就开始使用的水渠, 在上游被截留下来,一直通到西夏的边缘, 养活了这里的人们。

  贺兰山腹地有不少山谷, 里面温度很低, 古代的达官贵人夏天的时候, 都会去里面消暑,传闻当年的土皇帝,马老大撤退的时候, 把自己的家底都运到山里掩埋, 给这个荒凉的地方, 增添了几分富贵气息。

  梅花林在半山腰上,白雪皑皑之下,各种品种花型颜色汇成一道绝美的风景,青石板的道路,高高低低的观景亭,还有潺潺流动的山泉水。

  “这里可真美啊!”

  因为是过年,游客大多数都是以家为单位,不过他们身上穿的并不是现代的服装,而是改良过的汉服,外面再加一个披风,手里还拿着暖炉,即使雪花飘飘也不觉得冰凉。

  “是啊,我都拍了好些照片呢,胶圈都用完了,哪一张都是美美的,回去足够我向那些家伙炫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