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8(2 / 2)

加入书签

  “沐鲲刚十二岁,给个红包吧,从京都来,我还真不怎么了解呢,不过好像自小跟着一起下放的中医学过医术,他每天喝的那个茶水,都是她精心配制的。

  你也知道,当年下放的时候有多苦,难免不会伤害到根基,那也是一个懂事的小棉袄,老沐每次提到他闺女,眼神都很柔和,哪还有平日的冷淡。”

  “年纪那么小,跟着一起吃苦,多疼点有什么关系,行,那我就包个大红包,也是一个可人疼的闺女。”

  “嗯嗯,老太太是老沐的干娘,也是恩人,她最小的儿子在井山煤矿上上班,过来看一看,哦,对了,她大孙子还是老沐的徒弟呢,你可不知道,他的机械知识很丰富呢。

  落难的时候收了两个徒弟,恢复高考的时候,都参加了考试,成绩优异,现在都在京都,一个在研究所里是骨干,一个在工厂里是总工程师,

  老沐也没有白费精神,一个月最少两封信,都是知恩图报的,这样的双重关系,老沐对待黎家老太太跟亲生母亲一样孝顺,你当做是老沐的亲娘看待吧。”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更何况在那样大环境之下,谁不是躲得远远的,你看看我们两个,在农场里放马,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

  想想那种日子,我这心呢,都酸成一碗醋了,你的那些兄弟姐妹,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溜得看不到人影,看着平反了,一个个舔着脸登门,

  哼,要我待见也需要他们付出啊,世界上哪里有那么样的好事?我看啊,黎家老太太比亲娘差不到哪里去,人品好我也喜欢呢。”

  “呵呵,她要去井山,沐鲲也跟着去那边上学,每周要回来一趟的,还不是怕老太太住不习惯,老沐也是一位重情义的人。”

  “嗯,这点跟你很像,要不然也不会跟他谈得这么欢实。”

  另一家赵明义也正在跟自家老婆谈论这件事,想来想去也是用红包表示,主要是大西北这个地方,风沙大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

  贾治国,凌美两口子并不担心礼物的问题,因为凌美是一位搞艺术,经常会有机会去各地演出,顺带着买回来很多各式各样的当地特产,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玩偶就很合适小姑娘的喜好。

  周末休息,三家人早早的来到沐家,进门就看到乐呵呵听评书的黎老太太,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用银发簪固定,脸上白皙干净,一点老年斑的痕迹都没有。

  大西北□□月份有些凉意,年纪大血液流通的慢,身上温度相对来说底,年轻人穿着长袖即可,老年人就要加一层薄棉袄。

  上衣穿着薄薄的羊毛衫,下面灯芯绒的长裤,一双居家的棉拖鞋,看到客人进门,站起来对着他们开心的笑着,那么慈祥纯净的笑容,让人分外温暖。

  黎嘉钰并不那么着急,等到长辈们寒暄过后,她才上前表达了对叔叔阿姨的欢迎,众人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