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9(1 / 2)

加入书签

两亩田地,其中一亩田地的位置不好,且土质较差,只适合种植一些好养活的农作物,因此田地的产出并不算高。

  江湖和刘翠都是能吃苦的人,现在三房要搬去镇子上了,他们自然盯上了三房那三亩田地,要是能够将这三亩地租赁下来,家里每年的收成就能增加不少。

  而且两房虽说也有龃龉,但问题不大,也没有过直面的冲突,江湖料想自己从三房手中租赁田地,租子会比在其他地主手里租赁田地低得多。

  因此在听说三房要搬家的消息后,江湖和刘翠就找到了白兰提及了租赁田地的事,白兰深知独木难支,既然二房有心交好,就以比市面上低三成的价格将那三亩田地租给了江湖夫妇,当然,白兰也有要求,她让江湖夫妇在这三亩地里种植她指定的农作物,到时候她会以市价收下地里的产出,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江湖自然不会反对。

  等大房知道二房钻了空隙占了便宜的时候,三房已经搬去了镇子上,他们懊悔也来不及了。

  ******

  春去秋来,一晃眼六年时间过去了。

  “小二,来一碗臊子面,一碗阳春面,再来一碟红糖糍粑和一碟油炸棍。”

  “我们这儿要三份大肠面,其中一份加双份大肠浇头,再来一份牛肉面,对了,葱油饼今天还有剩吗,如果有的话也给我们来两份。”

  南北面馆的生意很是红火,不仅上下两层的面馆坐满了过来吃面的人,门口处也有不少人捧着面碗,大口大口吸溜着面条。

  现在正值初秋,北边的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面条冒着腾腾热气,面馆里传来一阵阵骨汤熬煮的浓香,让路过的人也忍不住进去,点上一碗面条。

  南北面馆正是当初白兰开办的面馆,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面馆里集合了南北特色的面食,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外来的商客,都能够在面馆里尝到地道的美食。

  面馆里最便宜的面条是光面,也就是不加任何浇头的面条,这碗面条是最受普通平民老百信欢迎的,只需要五文钱就能吃到一碗。但别看这是光面,味道也远超出其他面馆卖的普通面条。

  白兰卖的这些面的汤底都是秘制的汤料,用大骨头熬汤,各种香料提香,即便不加任何浇头,肉汤的香味也足够提升面条的滋味。加上店里卖的面条也是白兰用特殊配比揉制的,筋道弹压,即便放久了不会完全坨成一团,这样口感的面条和秘制汤底相结合,即便只是光面,也是非同一般的美味了。

  而且白兰给这面条定的价格也十分实在,五文钱一碗光面,普通的妇人和孩子完全能够吃饱,即便是壮劳力,吃上两碗也能觉得撑了,许多在码头扛包或事在大户人家接活的短工都愿意来店里小小奢侈一把,薄利多销,最普通的光面反而是白兰店里卖的最好的。

  当然,除了这些面向普通人,定价并不高的面条,南北面馆里也有不少面向达官显贵的高价面条。

  比如号称用了海参、鲍鱼等珍贵海货的八鲜面,又比如用了野鸡、狍子等山珍等八珍面,这些面的汤底用料更加讲究,自然价格也更加昂贵,也是南北面馆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