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1 / 2)

加入书签

失体面,赢得的声明远远胜过魁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话都是安慰人的,但毕竟都是少年,与魁首失之交臂难免心里失落。转头想想收拾下东西能回家了,这又觉得高兴起来。

九龄和大楠设的教坛已经结束,陶阳和少爷也上了台稳住了场子,闲着没处纳凉的人也都没在出来闹事了。 。这回的诗文赛也圆满结束了。

该回家了。

小厮已经收拾好了行囊,明日就能动身回京,少爷们也都回了各自得寝屋歇着。

“不要多想,咱们尽力了。”陶阳走到少爷身边儿,揉揉他的耳垂。

“我知道。”少爷笑笑,像是不大在意,烛影里垂下脑袋来,道:“是我技不如人,也是该的。”

要说前辈,榕城百年的历史出的人才还少吗?那一场,德云七堂名动北直隶。

陶阳眼睫闪了闪,明白他的意思。

他是自责。

去年堂主领着七堂的人拿下了榕城魁首,三年前烧饼哥领着人去天津也拿下了魁首。。在往前看岳师哥当年去江南也拿下了魁首。

他没有。

他是郭家的少爷,未来的继承人。

“傻子。”陶阳浅笑,没有半点嘲讽,满是对他的心疼:“全力去做了,就足够了。师哥们年纪大,经验阅历都高出许多。”

“要不怎么说是咱们师哥呢?可不得样样都顶好儿的。”

“再说,师哥们回回应赛都是师父安排人去的,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饭。”

“这一回,除了九龄和大楠,来的都是新学子。事出突然,咱们都没准备。看看人家找来的都是大腕儿,输给了师父辈儿的人,咱不丢人。”

尽人事,听天命。

无愧于心,不负师长。

“放心吧。”少爷笑着,摇了摇头,转身抱住了陶阳:“我都知道,没往心里去。”

是啊,你说的对,我还年轻。――阿陶,你比我还小一岁啊。

他比任何人多清楚。

父亲如果上台,是不需要排兵布阵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