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 2)
孑然一身,只有个弟弟年纪尚轻。他趁着年轻闯南走北,最后和晏若愚的母亲把家安在了白银这座城。
再后来,晏母难产而亡,老晏索性把孩子放在白家养着,他在兰州陪着老白把烟酒铺子一步一步做到酒店。
老晏并没有对晏若愚不闻不问,最累的时候也要一天给晏若愚三个电话,问吃问穿问她今天做了些什么,问她的字和画。晏若愚也一直和老晏很亲近,她其实不太舍得老晏辛苦,甚至很盼着老晏带个后妈来——不过谁知道呢,要是真带来了,还指不定怎么闹呢。
大概老晏是怕委屈了三小姐,大概也是怕晏若愚的舅舅和外祖家糟心,大概还有原因是不想伤了亡妻。
但晏若愚知道,一定还有一个原因是,晏桓再也没有心力去爱一个人了。
晏桓在兰州的那些年,意外的知道屈家举家迁来大西北,还和屈家保持着一定的君子之交。他见过屈非厌,甚至常去故人居打酒,只是不知道屈非厌的身份。
想也是,男女朋友分了手,能做到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已是十分难得,可是瓜田李下要避嫌,晏桓顶多也就是偶尔去故人居打个酒,他还能去打听屈非厌的出生年月吗!
男孩子长相多随母亲,晏桓和屈家的“君子之交”也就是一两年见不了一面的程度,彼此更不可能有联系方式,晏桓没见过屈非厌的父亲也不会多想……或者,也许晏桓每次进故人居的时候,看到屈非厌,都会想他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那也只能是想想,迈出故人居,这些乌七八糟的想法就要扔掉。
晏桓这一生,无疑是爱过当年那屈家千金的。年少轻狂的热恋、莫名其妙的结束,都会给他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爱的人可以要求他放手,可是爱过的人没有权利要求他心无芥蒂。行将就木之时,突然得知曾要求他放手的那个人,还留下了他的骨血……那便是枯木逢春了。
只可惜,这一点微薄的春意,不足以支撑他从死神手里逃脱。
老晏离开人世前,唯二的挂念,一则是唯恐晏若愚日后孤苦无依,二则是从前时常看到的那个孩子,那是他的孩子。
前者后者,归根结底,还是认亲。
他的小鱼儿并不是唯唯诺诺的弱女子,就算没他护着,也有人疼着宠着,不是必须要个哥哥才行;可是那个男孩儿,他总得让他知道,做父亲的,在不知道他的身份时就记挂着他,知道以后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生而为人他晏桓无愧于天地良心,可是身为父亲……他有愧。
晏若愚怎么能不去认呢。
晏若愚怎么能做的到呢。
“令惟,我没有家了。”晏若愚长出一口气,“孑然一身连牵挂都没有的生活,既无趣又漫长,让我完全没有征服人生的欲望。”
没有征服人生的欲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