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0(2 / 2)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若无意外,均是周六更哈……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明史列传有载,罗钦顺,泰和人。

弘治五年,举乡试,学大进。

弘治六年,会试得中,举四名。

殿试成文,上嘉许,钦点一甲探花。

入翰林院,授编修,讲习文华殿。

八年,勘察朝鲜,有大功,升侍读。

后辗转番邦,献海外良种,积年辅政,比任开疆。

正德中,武宗嗣位,条陈海外三十策,与时任户部尚书徐穆提请编撰海外典籍,开黎庶眼界,帝允之。

正德五年,以鸿胪寺卿入文渊阁,未几,授文渊阁大学士,时人侧目。

嗜番事,常经年不归京,宅院破矣。

帝怜之,许其带俸留京。固请辞,言“尚能饭矣,社稷需之,不敢懈怠。”

钦顺有风仪,人以为龙章凤姿。早年丧妻,不续。

武宗尝戏曰,“君好颜,嵇中散不及,孤无姐妹,貌比洛神,憾矣。”

对曰,“臣无憾,得遇殿下,有良友,可比伯牙,生焉无缺,臣足矣。”

又五年,帝巡海外,顺随行。

又十年,以功封三等伯。

以病疾请辞,归乡立书院,组建船队,教授乡民子弟。

及逝,有番国三十六派员探视,历数古今,仅一人矣。

顺其行虽高,亦有疑其节者。犹以其媚言君上,每每出使,番邦骤起兵祸,更有颠覆番国社稷,更换主君之不忠之举,弹劾讥讽者甚多。

顺闻之,不以为意。尝对友曰,酸子貌寝,妒心之重,妇人汗矣。

此外交名臣,比之蔺相如亦不差矣。

然翻阅罗氏后人著书,部分学者对沈越亦起了兴趣。

盖因其亲子留书中言,其父中探花后,与锦衣卫指挥使沈越两情相悦,这才多年不娶。

然又有人言,锦衣卫指挥使沈越与太傅肖扬交情莫逆。有野史言,肖扬逝后,与沈越合葬,武宗特令三子裕王主丧事。

翻阅史书。

肖扬,弘治九年进士。

十年,授翰林编修,教导武宗读书。

十二年,授鸿胪寺丞,往暹罗。

十四年,随钦差罗钦顺往日本。

十六年,奥匈国乱,随兵部郎中王守仁前往平定,遇袭,沈越率京卫五千救之。

归京,帝命教导世宗读书,未几,升左佥都御史。

二十年,世宗封景王,请求出征,为大明开疆扩土,朝野骇然,扬随之。

二十一年,天子禅位。辅佐世宗十年,以功升左都御史,加太子太傅。

正德三十年,建元十年,病逝,以其教导两位帝王之功,加太傅。

世宗更命上柱国,享太庙祭祀。

沈越,弘治元年,武选魁首,授京卫镇抚。<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