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名的火爆性子,当即朝弘治帝瞪眼。

弘治帝装作没看见,又问:“尔祖籍大同?”

徐穆称是。

“家中行几?”

“回陛下,草民乃是家中独子,于族中行七。”

“既是家中独子,可愿认一位义姐?”

徐穆一愣,“蒙陛下厚爱,草民感激不尽。”

“皇后最近总与朕念叨,两个胞弟皆顽劣,希望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弟弟好好疼爱。”

弘治帝说起这等“真言”,脸不红心不跳。

正巧自家宝贝到了该启蒙的年纪,现在提伴读之事虽有些着急,但也无妨。徐穆年纪尚轻,在翰林院熬个七八年,一点不出奇。

以翰林院的身份,兼个皇子伴读,也不算出格。

正好拿来试探试探“皇后”。

此话一出,当即几位朝臣出列,直言不可。

弘治帝不答,只看徐穆反应。

徐穆欣喜异常,神情激动,只叩拜谢恩。

弘治帝心下满意,如此才有些许情绪外露,看来此人也算是个好苗子。

日后在朝堂做个照儿的助力,也说不准。

比起寿宁侯和建昌伯兄弟,还是徐穆靠谱些。

事已至此,群臣也不好多说。料想只是个空名头,既不是养子也不是继子,应无大碍。

不料,不久,群臣就发现被狠狠摆了一道。

有徐穆这个“亲弟”在前,张仪华哪还管那两个整天惹事生非的便宜弟弟。闯小祸,自有派去的习武师傅、掌事姑姑们修理,闯大祸,直接大鞭加身!如此徐穆这个西贝货反倒像是“真”国舅,寿宁侯、建昌伯两兄弟反倒像是后娘养的。

以致后世有人提出质疑。以史书记载“后与穆结义金兰,情谊深厚”为证,民间流传甚广的“真假国舅”为佐,怀疑徐穆乃是昌国公流落在外的儿子。这便是历史的有趣之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