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 / 2)

加入书签

照顾她的那位小表弟张梁,暮幻欲言又止,只好点头。

  席间,暮幻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将姑母来家里的原因听了个大概。

  原来当年祖母在嫁到暮家之前,曾是杨家的媳妇,并为杨家生下一个女儿杨茹。

  后来家乡爆发疫情,杨家全家遭了难,只剩下祖母与一个女儿相依为命。两年后,祖母带着孩子改嫁给了一个体弱的庄户,这才成了如今的暮老夫人。

  暮老夫人为暮家生下一个儿子,暮恒之五岁那年,生父得病去世,暮老夫人从此便独自艰难地抚养两个孩子。

  她年轻时也是读过一些书的,家中老父亲曾是私塾先生,若不是家中变故,她断不会再嫁给一个种田的庄户。

  她知道日子过得不易,越发努力栽培暮恒之,教他读书写字,变卖田地供他上京赶考。

  好在暮恒之争气,第一年便高中了,又得林眠音青睐,娶了了一个富贵贤淑的媳妇,从此扬眉吐气仕途平顺。她也跟着儿子迁来了榕州,住上了大宅子。

  可是与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却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

  杨茹年长暮恒之好些,在暮恒之还未中举之前就经人说媒,嫁给了老家镇上的一个摊贩。

  原本日子倒也过得去,只是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竟然还是一个心智不全的孩子。

  夫妻二人为了给这孩子医病花了不少银子,杨茹的丈夫白日出摊,夜里去码头替人扛货,时间一久积劳成疾,在某一天夜里忽然猝死了。

  杨茹没了丈夫,在老家无依无靠,又带着一个傻儿子,谁家也不肯收她。走投无路下,她这才出此下策来到榕州想要投靠老母亲和与自己并不亲近的弟弟。

  杨茹心中悲痛,又顾忌暮家上下有那么多仆人和两个孩子,不好吓着他们。

  她忍住哭泣哽咽道:“恒之,弟妹,我真的是没有办法才想着来投靠你们。为了安葬你姐夫、抵付孩子的药费,我将老家的房子也给卖了,剩下的钱一路走来榕州也用得不差多少了,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她这样一说,心疼女儿暮老夫人和知晓女人不易的林眠音都跟着红了眼睛。只有暮恒之依旧板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林眠音道:“姐姐这是哪里话,你家中有难,我们理应帮衬的。你就先在暮府住下,我们暮府人丁不多,正好还有两个院子空着,你且住下罢。”

  话落,杨茹喜极而泣,连连行礼向林眠音弯腰致谢,暮老夫人也红着眼欣慰地看了一眼儿媳。

  暮恒之放下筷子,冷声道:“大姐家遇难,我作为弟弟理应帮衬的。大姐和侄儿在我府上暂住我是无异议的,只是这出了嫁的姐姐住家弟弟家,传去实在不像话,弟弟难免要被同僚们笑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