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2 / 2)

加入书签

  高壮男子二话不说,夹起小男孩,把小男孩的脸捂在胸口。小男孩的呼声变得呜咽不清。年轻妇人对着围观的父老乡亲躬身致谢:“抱歉打扰各位乡亲了!”跟着高壮男子拐入巷子离去。

  看热闹的人群散开,只留下珵儿望着三人离去的方向,眼底滑过一丝疑惑。如果那两人真是小男孩的爹娘,那为何衣着相差如此之大?

  年轻妇人与高壮男子身着的是麻布粗衣,小男孩的罩衫虽然灰扑扑,皱巴巴的,可那是上好的锦缎。上月筝姐姐刚给自己做了两套,碧箫姐姐还特意给他详细讲解了锦缎的昂贵之处,说是让他长长见识,别跟土包子似的。

  珵儿看来看太阳的高度,离与杨叔约定的时间不远了,抬脚就想往家里赶。可刚转了身子,又回头望了眼巷子,捏了捏拳头,调转过来,快步朝巷子走去。

  从腿部掏出,一把阮霜姐姐之前赠给他的小匕首,在巷子口的墙根上刻了一个标记。

  巷子有着喧闹的街上,不一样的宁静。挣扎的呜咽声隐隐传来。

  珵儿用阮霜姐姐教过自己的办法,借着孩童身量小的优势,隐身在墙体凹处,侧耳细听。

  “怎么搞的?!一个小屁孩都看不住!还让他半路跑了出来。少了一个,买主不收货谁负责!”

  年轻妇人一改在街上柔弱的娘亲形象,情绪激昂地呵斥道。

  “你小声点!还好今夜出发前寻到了。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给他灌点迷药,不到买主地儿,别醒来!看这小崽子还能不能跑!”

  年轻妇人声音压低了不少,然后就是小男孩被囫囵灌水的声音。

  “拐子!”

  珵儿觉得自己脑门上的头发都要立起来了,又庆幸自己最后一刻改变主意跟了上来。握紧小匕首,在墙根上又刻了一个标记。

  循着两个拐子的脚步声,不远不近地跟着。

  高壮男子抱着小男孩,像一位焦急赶去看大夫的爹。年轻妇人又变成哀哀凄凄的娘。两人往城外一座山上走去。

  珵儿一路刻下标记,又怕被发现,不敢跟太紧。进山后,两个拐子居然消失不见了。

  珵儿急得满头大汗,听拐子的话,今晚就要送孩子去其他地方。现在回去搬救兵,如何来得及?边祈祷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