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2 / 2)
容若蹙眉迟疑,半晌才道:“末学......不爱”
法璍大师笃定而慈祥地问:“心内可会生起怨恨恼怒之情?”
容若极不情愿地托出一声是,“若弃我而恋他,必会怨恼。”
“世事无常,若万般永恒便无六道轮回之说,既是无常合该要把情爱看得通透些,今日爱了,很可能明日便由爱转恨,如此分分合合,难道不是假象么?佛家不讲爱,佛讲慈悲,佛法为什么讲慈悲不讲爱?实因爱里面有感情,慈悲是爱但毫无感性,它是纯粹的理智。佛菩萨这个爱,是心性自然的流露,承托在理智之上,他的感情则不迷。而凡夫迷惑颠倒,用的是妄心,那感情承托在妄想上,妄想经常会变,所以感情也就经常变化。”他顿了顿,呷茶而饮,“世间人的爱叫虚情假意,它变革无常,而佛菩萨的爱叫慈悲,永恒稳定。慈悲跟爱是一个道理,一个是从理性里面生,一个是从感情里面生。”
容若沉吟了一下,“上人的一番开式,令末学茅塞顿开颇。如此,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感情,也就是动了心的便是感情,理智是如如不动,才一动心就落在情上去了,凡夫迷情,真妄颠倒,若是能把情转酿成智,果然能把爱看破、放下,便决定逾越六道轮回了。”
法璍大师嗯一声,又道:“你这番悟处算是明心见性了,孺子可教。然而境界之前,不是眼不看耳不听,而是眼看耳听,触之不动心,六根接触境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说到成婚二字上,是很吉祥的寓意,古礼婚配是为人伦,只为繁衍后嗣,传宗接代,婚这个字很有智慧,教你男女缔结要记住的是不要‘昏’,不要把自己搞得昏头昏脑,见了女人就头脑一昏,便就完了,这个字的用意在此地呀。佛法不反对婚姻,但希望不要昏头昏脑,始终要有自己的正知正见,所以你要永远记住,‘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这个乐是从外面来的刺激,不是真乐,真正的乐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于中道是结合之后而不昏,这就对了。婚了是错,不婚也错,昏了就是凡夫,不昏是小乘不是菩萨,菩萨是结而不昏这就对了。”
容若缓慢而沉静的走到佛像前,抬首望向气势恢宏的西方三圣①,佛像居高临下威光赫奕,即可目睹佛菩萨的慈容妙相,他心海波平,敛袍跪地双手合十:“末学凡愚之人,心中三五红尘痴后生罢了,今日上人为末学慈悲开式,实是末学有生以来之大幸,末学愿皈依佛前,请大师受持。”
“善哉,善哉......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皈依即是唤醒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觉悟,法是正知正见,僧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自性觉正净是三宝,也是自性三宝。对於形相上的三宝要懂得尊重,见到佛像、听到佛名,立刻就回归自性觉,看到经书、看到法物,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