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4(2 / 2)

加入书签

  “听说了听说了。”

  有人刻意压低了声音。

  几个世家子弟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他们都知道姚家是怎么想的。可姚常林再怎么不着调,那名气可是在外头的,连写三篇文章嘲讽自家,在酒楼里都被当名篇了。

  姚长青今年才参加乡试,若是今后出了头,那姚家宗族那些老辈,得罪了有权又年轻的后辈,指不定今后怎么过日子。

  寒门出身的更是看不入眼,嘴里头嘀咕:“这不管世家不世家的,哪有这般为人的?”

  一群人应和。

  就算心里头有想法,这么做也是不道德的,放在士人堆里,是要被这群人读书人唾弃的。

  有个翰林学士这会儿换了话:“你们有没有听说,陛下似乎有意改回翰林老制。”

  他想了想,又斟酌了一下用语:“该说是参照着老制,订新制。”

  旁边消息不灵通一点的,第一回听说这事情:“哪来的消息啊?”

  一群人都朝着他看去。

  这翰林学士忙不迭摆手:“就随便听到的,我也不确定。”

  “是想怎么改?以前那鱼龙混杂的。”有人摇头,觉得不妥。

  以前翰林院什么人才都有,一直到很后来,科举上来的人才越来越多,翰林院这才逐渐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官员候选地。

  那学士犹豫了一下,还是和众人说了:“我听着似乎是想设一些外翰林。”

  外翰林?

  那是什么?

  一群人茫然互相对视,没能理解这个意思。

  “最近你们也知道,江南那儿能出海了,带来了一些个人。在朝廷中没什么位置,但是又有点才学。或许是想给这些人一个名头,但又没法给实权。”这学士这般一说,众人明白了。

  这外翰林,就是外来的异国人。

  陛下觉得这些异国人有点才能,想给他们一点名头,以示自己看重。给名头又不给实权,那没有品级的外翰林,是最为妥当的。

  毕竟翰林院曾经就是拥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才,什么户籍的都有。

  这么一想,大家都纷纷点了头:“这样倒是不错。”

  “陛下英明啊。”

  “真了不得。”

  没有被威胁到地位,甚至名誉上或许会增加一些的翰林院众人,唠完了这些事,又重新投入到自己的事中。今年科举实在太忙了,丞相烦恼起了头发,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转眼就到了科考日。<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