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可以给人待着, 不能平白浪费吃食。

  津兴坡的战利品则被运往了崇明州。

  中间囊括了银两、宝物、干粮、盐布、药品等等。

  干粮留下部分,剩余的都给了梁又锋。

  崇明县刚改成崇明州, 正是差人的时候,更靠近海, 渔民比寻常州府更多,州内粮仓完全比不上瀛洲。这些干粮意外让梁又锋头上快被他抓秃的头发又坚丨挺了一段日子。

  盐布,崇明州曾经拥有盐场的地方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 被舒浅卖给了走商。

  药品,舒浅存在了教中, 备着以后出海可用。

  宝物, 凡是这回有战功的,按序可以挑选一样, 不管价值高低, 余下的放入教中,挂在师华名下,当然取宝物的规矩还是按照以前一样, 等值换物。

  银两, 舒浅取出部分,一半连带着自己选的几件宝物一道送往京城,一半扔在自己私库里。

  大部分的银两刚入了教中,很快就被支走, 被用于改造海舟。

  海舟若是在海上遇到风雨天气,纸糊的窗户是没有办法支撑的。镂空的窗户则会导致水进入屋子内。若是封死窗户,那平日缩在屋子里就要用油灯和蜡烛取光,可船是木头制成,极为危险。

  工匠们琢磨着用什么可以透光,很快就有人想到了用“明瓦”。

  明瓦是用海中蚌壳打造出来的方型薄片,几乎是能极尽人想象的薄。就在隔壁有个州,其中有一条街,就叫做明瓦廊,教中的工匠多是从周边找来的,更远一点的也有,想法当然一个塞过一个多。

  如今能想出明瓦,也正是由于其中有一个人正巧以前在明瓦廊当过徒弟。

  这东西价格昂贵,倒也不是崇明教自己不能做,只是耗费如此多时间做,还不如找好一点的工匠采买,买了多了,保不准价格还便宜点。

  舒浅教中的那些个破屋子从来都是用纸和布当窗的,一听说还有明瓦这种好东西,当即就让人去采买了。

  那可真的是一大笔的开支。

  等到舒浅真拿到一片明瓦时,拿着旁边的纸对照,震惊发现这明瓦厚度只比纸的厚度略厚一点点,透光度又好,还真的极为好用。

  舒浅要的量大,明瓦廊的工匠们一时间供不出那么多蚌壳。于是崇明教便一边在海边向渔民收蚌壳,一边以低价从明瓦廊买来东西往船上装。

  崇明教的海舟很快又上了一个层次。

  京城里萧子鸿很快就收到了来自舒浅送过来的东西,以及附在上头的信。

  信件内容不过寥寥数笔,没有半点文绉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