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不知情的人由于崇明教潜藏颇深,一时间还不知道收甘蔗和产糖的人具体是谁。知情的人则基本都是与教中有所关联, 全然当没有注意到这件事。

  舒浅的身份一如既往被隐在了崇明教之后, 几乎少有人知道崇明教的教主是个女子。

  崇明教在暗街几乎没有太多的动作,而收下的几个赌坊,不过是在处理掉一些人、新增一些玩法后, 又和先前一样开放。

  这一大笔进项, 跟着悄然入了舒浅的口袋。

  山上偷偷下到教中来的那只黑猫,生了一窝的颜色不一的小猫, 肆无忌惮在教中打滚讨要着鱼吃,让人深刻意识到时间确确实实是一日日在过去。

  等回过头来舒浅在教中又兜悠了一圈,才发现教中许多屋子都翻新了,田地里农具变得便捷起来,教中牛马鹅的数量大幅增加,就连每个人脸上的笑意都加深了不少。

  舒浅带着一窝子的小猫咪,从一头走到另一头, 从另一头又回到了这头, 摸了摸下巴, 考虑起了下一步。

  开酒肆。

  酒肆,喝酒吃饭的地方。

  按照以前的惯例,酒肆主要是喝酒,偶有一些会加上简单的下酒菜,基本都是凉菜为主。食肆,主要是吃饭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什么菜单,食肆小二的看家本领就是报菜谱。

  那会儿还少有人会选择将酒肆和食肆开在一道,若是什么都有,那青楼才是个好去处,还有会谈会唱的温柔女子。

  而到了后来,人们宴请他人,选了酒肆总是会希望添些菜品,一来二去的,酒肆渐渐就将食肆并到了一起。颇为夸张一些的酒肆,几乎是再怎么挑剔的食客都能满足。

  从肉的肥瘦,到面的数量,亦或者是菜要冷要热,只要食客能想得出,店里头就能做得出。奢靡一些的店铺,甚至连碗筷杯都会用银来打造,很是拿得出手。

  渐渐的,这种酒肆中酒的作用倒是减弱了。

  舒浅本意便是想要开这种酒肆。酒不需要顶好的酒,常见的一些就可以,吃食则是要小份,还要精致。为了防止客人太过挑剔,她还决定拟一个基本的菜单。

  不过这些的前提都是,她要有一家酒肆。

  越是想要做大生意,越是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舒浅回到屋子里,拿着在北青送来的瀛洲地图,考虑了两天,最终选了一个好位置。

  这店原本开着是卖首饰的,开在瀛洲西面的位置,距离市集入口不远,正好在一个转角口。

  开国年间,皇帝不喜作为代表的皇家子嗣采用要用动物皮毛来制作的点翠等饰品,导致宫中最为流行的便是金银珠宝以及玉石类饰品。

  百废待兴之后,这类首饰店铺自然而然就开了起来,还选择了最优越奢华的地段。

  可惜到了如今这会儿,天下日子不知为何一日比一日紧巴。

  粮食之类价格倒也没有怎么大涨,食材之类百姓也就自给自足,可到底是少有人平日里会去买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