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2 / 2)

加入书签

  

  她只是单纯觉得麻烦。

  

  “外国人念不出全名就让他们称呼QING。”她记得自己这么说,“这个音节我觉得他们还是能发出来的。”

  

  称呼问题就这样被他们一笔揭过,随后他们一起去了实验室,把带来的样品都放下,才去了宿舍。

  

  后来的一段时间,江晚晴其实和严修筠并不怎么熟。

  

  严修筠是那种风度翩翩,气质儒雅,但是本质里并不热忱的人,不说话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可是江晚晴私下里把带来的小礼物交给他的时候,他的笑容很浅却也很温柔,让人觉得他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高冷。

  

  项目组里人员很多,但是只有他们三个人是华人,这也是为什么她和苏月珊前来,是严修筠和他们对接——外国人的思维定式就是这样,他们认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团队相处。

  

  江晚晴倒是没有遵循外国人的一贯思维,虽然在“英文名”上她没有配合,但是这反而让更多人对她印象深刻,她在实验室最初的名声,就是“那个名字不太好念的中国姑娘”,这种直观的印象,反倒让大多数人记住了她的名字,进而帮助她和其他研究员打成了一片。

  

  不过,这种和谐相处还是没有纠正外国人“华人的事情华人才能打交道”的思维。

  

  和江晚晴关系还不错的研究员Ken就是典型代表。

  

  他们的项目之间经常都会有关联,而严修筠的学术水平,即使在一群眼睛长在头顶上的研究人员中,都是一骑绝尘的,实力的强大让这些人被迫学会了谦虚,在项目进行到关键节点的时候,总要请教一下严修筠的意见,更何况他还是主要负责人,他的意见也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去留。

  

  而这个“请教”的工作,总会落到江晚晴身上。

  

  开始的时候,江晚晴倒是不介意承担这些举手之劳,而次数多了,她终于忍不住了,揪住了Ken准备和他探讨一下这些有关“偏见”的问题。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去和Vincent交涉?”

  

  江晚晴有些不爽地抱怨道,毕竟严修筠严肃工作的时候,真的很不好搞定,他的见解和学术理论超前,对待实验数据也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也因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