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1 / 2)

加入书签

相同。虽说帝王多疑心,但当今陛下的疑心却超出了常人百倍。他从前一直被太上皇压着,又有永王李璘盘踞江南,而建宁王李倓在太原掌权,他手中兵力虚弱,极是忌惮诸王拥兵自重。而您就算呈上永王谋反证据,他也只会认为您是狡辩。虽说到时有此证据,只怕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白想一想前后关节,不由点头,事实倒也的确如此。看着小徒弟,眼中露出些许欣慰之色,暗想不枉这么些年的费心栽培,道:“依你所见,那却应该如何行事?”

  面对几乎可算是门派生死存亡的关头,就算再看不起皇室的争权手段,温玉也得彻底冷静,她可以离经叛道不在乎皇权,可是她却不能不在乎长歌与李白。

  “师父,我想掌门师兄是一定要留在门中稳定人心;韩师兄手中掌管天道轩、觅音明心园,可有效扑灭流言;凤师姐则跟在您的身边帮您处理事情、传递消息。徒儿身上并无要职,便跑这一趟,联系您朝中的好友崔涣、宋若思等前辈,将您做卧底一事上呈陛下,如此才是完全之策。”

  李白面露微笑,抚须颔首:“如此甚好。”

  温玉拱手:“当然,此事必得麻烦师父为徒儿写一封说明情况的信件,徒儿便先行告退去寻一寻九龄老师。”

  “你且去吧。”

  温玉行礼转身,缓步走了出去。门口的阳光斜照进来,投射在她身上,她逆光站着,整个人被深浅不一的光晕包围,看不清面目。她慢慢止步,静默的伫立一会儿。

  “师父。”

  “嗯?”

  “方才曾说到,我长歌门人驰援太原,永王态度微妙,不管不问。”温玉的嗓音无比冷静,冷静到感受得到一丝凉意,接下来的话却让李白险些变了脸色,“但我听闻,门中弟子离开江南之前,永王曾设难阻拦,延误了救援时机......”

  “德音!”李白出声打断,“此事是否为真,尚且还没有定论,你万万不能冲动行事。”

  “师父,我不会冲动行事。”温玉笑了一声,“即使我要做些什么,也不是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