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英王妃掀开青色幔帐,一眼瞅见墙上挂着的字画。画中大半地方皆是留白,只有左侧用墨汁描出半座远山静默,山巅落了点雪,画风淡雅高洁。右侧有题诗,“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出自苦寒诗僧的诗句。

  那画是三了所作,字为英王亲题,二者相映成趣。

  英王妃瞪着画,陡然怒从胆边生,猛地用指甲去挠,蓄的长指甲划拉出“呜滋呜滋”的刺耳声音。

  “知音,我不是你的知音,只有和尚才是……那你当初为何要娶我?”

  画是装裱过的。英王妃抠断指甲,也没能将画真的挠破。

  她悲戚看着画上的折痕,揪起帕子捂脸痛哭。若真想弄破,又怎会不成?她不过还是惦念那个狠心人,怕他进来时瞧见。

  可他多久没进这屋子了?这样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是头。

  英王妃倒在书案嚎啕痛苦,守在外间的丫鬟听见悲切哭声,吓得掩耳蹲在地上。

  ☆、无根银

  翌日,因着三了大师这场国丧规格的道场,京中人家全往山上祭奠。大清寺人来人往,山门外停满马车。

  为防止拥堵混乱,平帝特意派了一队禁卫军过去清道。

  金夫人和萧纬去得早,分到一间厢房;去得晚的人家没有住处,只能当日往城里赶。

  趁着金夫人跟别家夫人说话的空当,萧纬悄悄赶到观音殿后头。

  阿赫低声道:“姑娘,昨夜英王和太一宫宫主一同上了天一阁顶。”

  “消息从哪来的,可靠吗?”

  “是从太一宫道童中传出的,他并不知晓那两人是英王和太一宫宫主。”

  萧纬手一挥,阿赫立即顺着菜田打了个弯,转眼没了身影。

  国运石,看来这就是皇上将大师死讯昭告天下的原因了。

  上一世,她是在秦壁死后才知道,太一宫阁顶立着国运石。不过,那块石头在那几十年里,从没出现过什么谶语。

  她一直以为国运石虚有其表,没想到……

  若是长生在就好了,可以让他上天一阁顶瞧瞧,国运石上究竟出现什么字。

  萧纬暗自感慨。

  她边走边想,一不留神便过了罗汉殿。再往上,便是大清寺的最高处,僧人受戒的戒台。

  通向戒台的两段石阶,是用尖利的碎石砌筑,若有人决定上去落发,必须要经历这一段刀尖之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