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4(2 / 2)

加入书签

等人都走后,他才低声把今日早朝上的事都说了。

陈皇后手下一个不稳,打了茶盏。

坤宁门外,盘儿走在前头,其他人都跟在后面,或近或远。

等目送她坐上肩舆后,众人才各自散了。

赵嫔站在那儿冷笑一声,道“都这样了,还得意个什么,也就仗着陛下偏宠她,还故作姿态。”

没有人回应她的话,三妃都坐上肩舆匆匆离开了,似乎全然没有听见。

诸如李嫔就表现的夸张了,她大声地问钱贵人鞋上的新花样是什么,两人就一边说着新花样,一边领着宫女太监走了。

仅留下赵嫔一人,她也觉得很是没趣,又觉得大跌颜面,冷笑一声,领着人走了。

另一头,冯海凑在肩舆旁边,低声禀报方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事。

盘儿听完,似乎并不吃惊。

冯海凑趣道“经过伯爷这么一撕掳,等于把事情都给撕掳开了,事情发生到现在,其实很多大人们都心知肚明,但碍于各自的派系和立场,只能都装糊涂。如今把事情撕掳开了,心里自有打算的大人们自然不敢再掺和,那些别有目的的人,再下场时也该掂量掂量会不会被人说居心叵测。”

盘儿沉吟了一下,道“这种事本就不好查,陛下说是彻查其实不过是做给外人看,故意拖延时间罢了。”

冯海又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

说白了,现在那些人就是咬死了‘死无对证’,才会故意进行栽赃,手段之拙劣,让人叹为观止。

但也不得不说,这种手段还是极有效果的,恰恰利用了边关接连失利,恰恰利用了民众对边关战事的关注,企图用人言压倒景仁宫乃至永顺伯府,只要两边有一边出错,就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不然事发之时,盘儿何至于还要自请禁足?

而这种事想要彻查明白,是根本不可能的。

永顺伯说有人栽赃,那栽赃的人呢?谁故意栽赃?抓到现行没有?可如果能抓到现行,也不至于让人就在府里搜出这种东西。 <br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