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6(2 / 2)
谁知道恰恰相反,反而是宣府为实,大同这边是虚的。
先机就被这么耽误,虽然苏海及时洞悉了敌人的阴谋,彻底击溃了围守大同多时的敌军,宣府却已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两地距离不远,自然是要守望相助。
为了万无一失,苏海把大同近八成兵力留了下,继续戒备。只带了两成兵力,及太原分派出来的援兵,远赴宣府支援。
刚开始形势还不错,有了援兵,宣府驻军终于有了喘息的空隙。双方汇合后,又反攻开始收复被攻陷的失地,可苏海却在青边镇遭遇敌人陷阱后失踪了。
同时失踪的还有傅磬。
如今两人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军中却已开始流传苏海已叛国的消息,为了这件事,大同的人和宣府的人打了数架,差点引起军中哗变。
为此,宣府总兵施淄只能遣离大同兵,仅留下孟庆荣和宋明带了不足五百人留在此地。
想到这里孟庆荣收起愁容,转为一脸冷肃。
不管如何,他是一定要找到总戎的,且剩下的人绝不能再生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晚了哈。
为了总戎这个词,查了半天资料,叫大帅不符合,叫将军也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明朝很多武将的前缀就是某某将军,例如游击将军,后来查到一个有点冷门的资料库,才知道明称呼总兵多是总戎。
第176章
京中, 永顺伯府。
姚金枝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 骂道“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我儿怎么可能投向那些个什么人!”
“娘, 是鞑靼人。”边上的苏海道。
“我管他是什么大大人,还是小小人,总而言之我儿苏海不会叛国。”
若说伤心难过, 自然是伤心难过的, 当时苏海失踪的消息传回来后,姚金枝当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