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3(1 / 2)

加入书签

家的根基虽然在宣化,但即是武将又是皇亲国戚,怎可能不在京中留人,所以徐家在京中也是有府邸的,由大夫人侯氏带着几个孩子住在京中。

另一个也是便于和贤妃联系,若是贤妃在宫里有个什么事,通过侯氏就能把消息传回徐家。

侯氏到了后,就和徐贤妃避到内室说话。

侯氏也听说这个消息了,自然知道这次外甥女堪忧,她在宫外,徐家在京里也自有消息渠道,所以知道的比贤妃还要多。

这两日陛下正与一众阁老商议此事,朝中对此事都是持赞同的态度,毕竟安南拿出的条件十分诱人。

除了安南会永远奉大周为主国,永远和大周统一战线以外,安南还拿出了两处银矿作为聘礼。

这件事是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只私下里安南的使节和大周负责接待外宾的大臣透露了口风,至于安南国为何会突然倒戈大周,其实也与这几处矿有关。

这几处矿地本属安南的地界,却在多年前被缅国夺去了,只是缅国并不知道这地方有银矿,只有安南高层王族才清楚内情。而只看东山朝和西山朝的名字就能看出,两者有很大的牵连,这西山朝的王其实和东山朝的王是亲兄弟,他自然也清楚内情。

如今西山朝统一了安南,自然想把自己的东西拿回去,他们也趁内乱之际,把这地方夺了回来,因为此地极为贫瘠,寸草不生,又人迹罕见,缅国也没当成回事。

但光夺回还要开采才能出矿,一旦开采不就被缅国知道了,缅国能不打过来?

这才是安南这次会派使节前来大周朝贡,并提出联姻的原因。

光让大周口头许诺,安南自然是不放心的,且说是把几处矿当做聘礼,实际上还是两国一同开采。

也只有联姻才能让彼此都放心安心。

“也就是说,这一次陛下很可能会答应?”

侯氏点了点头,道“大周虽疆域辽阔,但银矿极少,为何朝廷明知靖海侯有带头走私海货的嫌疑,却从来只是置若罔闻,皆因靖海侯能从倭国带回大量的白银,这次朝廷若是能拿下两处银矿,给大周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