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7(2 / 2)

加入书签

  胡亥留韩信,用的是“需要韩信在身边,出谋划策,坐镇咸阳”的理由。

  但凡韩信在咸阳,胡亥一定留他同食同宿、同出同入,亲密无间,又给足了体面尊重。

  不只是外人眼中看来,就连皇帝贴身侍者看来,都觉得楚王韩信乃是天子第一信臣。

  如今对匈奴的大战告捷,“坐镇咸阳、出谋划策”的楚王韩信又立了大功——可他已是楚王,封无可封。

  胡亥道:“朕实在不知该如何嘉奖他了。”

  刘萤闻言,心中一动,忽然低声道:“也许楚王想要的,并不是陛下的封赏呢?”

  “哦?”

  “也许对于楚王殿下来说,能与陛下同食同宿、同出同入,已是最好的奖赏了。”刘萤垂着睫毛,柔声细语。

  胡亥失笑道:“朕倒没有这么自恋……”他声音渐低,把刘萤的话听进去后,略加思索,忽觉此中有深意。

  刘萤道:“不知楚王殿下这次离开咸阳、与陛下作别之时,是何等情态?”

  “其时捷报频传,他志得意满。”胡亥无奈一笑,道:“简直是有几分嚣张了。”

  “楚王之嚣张,正是他天真难得之处。”刘萤一语中的。

  韩信的不加掩饰,正是他心中坦荡的证明。

  胡亥点头,笑意仍带着几分无奈,道:“朕信他。”说到韩信的脾气,他的语气简直有几分温软了,“他的忠心,朕很明白。”

  他从来不认为韩信会主动起反叛之心。

  “但是……”胡亥揉了揉额角,道:“他这脾气让朕很头痛呐。譬如这税金的事情,朕当时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陪他泡温泉了。这才叫他同意与朕作戏。”

  刘萤微笑道:“陛下不是已经有了汉王太后这根绳子来捆住楚王殿下么?”

  胡亥叹道:“只一根绳子,恐怕不够结实呐。”

  刘萤听出来了,抿嘴一笑,道:“陛下口口声声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其实早已想清楚了。”

  对于楚王韩信,最佳的办法,当然是笼络住,甚至是哄着,借着吕雉等人的力道,一点一点分了权柄,收服下来。

  然而皇帝虽然理智知道该当如此,却毕竟也是人,难免会有想要把韩信这不分场合乱嚣张的家伙吊起来抽一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