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7(2 / 2)
外人只知叔孙通乃是太子老师,天子信臣,极少数利益相关者才能进入“太清”书店交易,以为是自己特有的贿赂方式。
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布局之中。
“除了这一桩,书店最近没别人去?”胡亥看似漫不经心道:“朕听说店里最近生意很红火啊。”
叔孙通心头一凛——这个听说,是听谁说?
“陛下真是明见万里!叔孙通忙笑道:“您知道的,这书店原本很是隐蔽,咱们只放消息给特定的人,他们这才知道这处地方。但是这次,太清书店的消息,是张芽放出去的。而且他说起来的时候,是在他家坐满了商人的堂屋里。”
“太子身边那个张芽?”
“正是。嗐,那么多商人的嘴哪里拦得住?这才没几天,都快人尽皆知了!臣府邸的门槛都险些给踏烂喽——臣没得您的指令,不敢擅自行动,这次来见陛下,也是想讨个章程,后头这么些人,您看,臣还见么?”
太子身边的人怎么会了解到太清书店的内情?
胡亥踱步思索,是太子派出来打探到的消息?那么这个张芽的所作所为,难道也是太子的授意么?他这个便宜儿子,又在谋划什么蠢事儿?
“陛下?”
胡亥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啊——唔,你有空就都见见,把每个人的诉求都记录下来呈给朕。注意,隐蔽低调点,否则若是御史大夫参你一本,要查你——虽然朕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但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嘛。”
“喏。”叔孙通领会精神,笑道:“前两日见的人所求之事,臣都写在这册子里的——旁的不过新政一出,众商人都有些惶恐不安,里面倒是有个人,是这张芽的小叔父,叫张灿的。”
“哦?”胡亥从久远的回忆中揪出那个清瘦文气的少年来,“他托你什么事儿?”
“那张灿原是在城外包了山头做木材生意,如今新政一改,他想在朝廷的木材口上——谋个缺。”
胡亥忍了忍,咬牙笑道:“朕真是不明白,你来给朕解解惑。”
“不敢。”叔孙通听出皇帝动了怒来。
“这张灿通文墨,一表人才,又做过木料生意,还于光复大秦有功。他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要为朝廷出力,要做官儿,满可以按照正常程序来。朝廷也正需要熟悉细务的吏员。这明明可以是光明磊落的好事儿,为什么偏偏要做成行贿的坏事儿?”
皇帝仍是慢悠悠的语调,仿佛不带一丝火气。
然而叔孙通却明白,
↑返回顶部↑